正文 “先學後教”模式下初中曆史課堂教學的開展(2 / 2)

二、教師後教

在“後教”環節上,教師可以因材施教,運用最佳訓練方式,針對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點,講重點、盡量少講,讓學生自行先了解重點內容,針對較難的知識點,老師則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詳細講解,深入知識點內部,學生還要多加練習,從而達到優良的訓練效果。這個環節的重點就是要做到“精講”與“多練”這兩個方麵。

(一)課後總結,當堂訓練。

課堂的小結是對一節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學習內容及對學習狀況的回顧總結,其中重點的任務主要涵蓋兩個大方麵:第一就是這個環節應當將課堂中重點的知識聯係到一起,實施係統的、科學的講解和歸總,對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明確化,將學生所學知識點科學化、係統化和有條理化,讓學生形成一種相互關聯的知識體係,從而起到提領綱要建立起知識結構框架的作用;另外教師需要對課堂中的教學重點及得失進行有效總結,在課程完成之後進行相應記錄,為以後的曆史課堂教學提供有益借鑒。

(二)有效的課堂提問。

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實施點名提問的方式時,也要突破傳統的提問形式。傳統教學的提問方式通常是誰會誰來回答,這種方式就導致了不舉手的學生就不用回答問題,這樣也就不用擔心老師提問,這種“會的回答,不會的旁聽”的形式在表麵上看來似乎比較民主和符合常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讓學生對課堂學習放鬆了警惕,失去了學習積極性,最終養成懶惰心理。這時候教師可以采取隨機提問的形式,針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成績的不同,比較簡單的問題提問成績相對靠後的學生,層次較高的問題提問學習較好的學生,這樣就可以有效消除學生上課懈怠的心理。

三、結語

針對“先學後教”模式下初中曆史課堂教學的實施狀況,分析了初中曆史教學的有效方式,並且從中知道了“先學後教”教學模式是為了充分適應當前初中曆史教學的一種全新的、有效的及比較符合當前中學曆史教學實際的教學體係。它順應了教學改革的理念,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和互相協助的學習模式,實施“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對中學曆史教學的發展具有了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陳孝薑.農村中學物理“先學後教合作探究”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D].福建師範大學,2013.

[2]梁德江.“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曆史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黑龍江教育(中學),2012,Z1:54-55.

[3]蘭靖.“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初探[J].小學科學(教師),2014,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