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軟件開發類課程中采用研討式教學模式的分析與研究(1 / 2)

在軟件開發類課程中采用研討式教學模式的分析與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與研究

作者:霍利嶺 邊玲 武新慧

摘 要: 高校的主要任務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如何保證培養的人才滿足企業的需求,已成為當前各個高校麵臨的主要問題。軟件開發類課程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強的特點,本文主要介紹在軟件開發類課程中采用研討式教學的具體過程,讓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教師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從而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對研討式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 教學模式 項目教學 研討式教學 IT類專業

1.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用人單位對IT類專業本科畢業生必備的綜合能力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角色比較固定,隻是信息的單向流動,學生缺乏動力參與教學活動,因此畢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較弱。IT類專業如計算機、網絡工程是應用型較強的專業,用人單位需要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高校課堂教學方法需要進行適當改革和創新。

目前很多高校的軟件開發類課程都采用“項目教學”模式,確實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主要是由教師將課程內容設計成不同項目,然後讓學生模擬項目的主要功能進行開發。學生隻進行“項目模仿”不能完全掌握所學內容,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研討式教學模式起源於較早的德國大學,目前在國內一些高校中得到了應用和推廣。研討式教學模式是將研究與討論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以主體身份參與課堂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的的教學模式。

筆者在部分軟件開發類課程采用項目教學的基礎上加入研討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以項目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探索新知識,從而切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接下來本文首先介紹研討式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分析研討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然後總結和分析整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研討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

2.1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軟件開發類課程如Web程序開發、Java程序設計等,更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課堂上借鑒國內外研討式教學模式,在項目教學基礎上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轉變學生角色,教學時采用研討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在研討式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針對課程知識點分塊分類,設計出合理的小項目,教師針對項目提出主要知識點和解決方案。學生根據項目和主要知識點從網上和圖書館查找資料,嚐試開發項目,開發過程中教師給予適當指導。在項目開發過程中不定期分組討論項目的具體開發,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補充和總結;在學生進行項目實踐時,主要由學生查找相關資料獨立或分組完成項目開發,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引導,最後由學生進行項目答辯,講解和演示項目的主要開發過程,教師對項目實踐過程進行總結。

這種研討式教學模式以研討和項目為主線,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技能培養,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自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利用所學知識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個人的創新能力。整個過程充分重視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必備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質,最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