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做好課前準備(1 / 2)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做好課前準備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範勇

摘 要: 目前所追求的高效課堂意味著教師和學生要以最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益。從課前、課堂和課後三方麵實現高效教學,使得課堂教學有價值,有效果,有魅力,而課前準備無疑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和基石。小學數學教師,應把課堂教學的高效性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精心準備每一節課的教學,為全體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關鍵詞: 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 課前準備

充分的課前準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做好課前準備,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目標更清晰、流程更了然於心,對課堂教學中必需的教具、學具的運用更恰當,對教學輔助設施設備的使用更自如。因此,做好了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將更流暢、簡潔、緊湊,對教學時間的調控安排將更科學合理,不再無謂地浪費時間。

學生的任何一項學習,都不是從零開始的,都是建立在學生或多或少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基礎之上的,隻是這種準備往往是“無意識”的。教師要使學生的這種“無意識”的、比較盲目的課前準備活動轉變為“有意識”的、主動的課前準備,從根本上提高課前準備的質量和水平,這樣,學生的課堂學習才能更專注高效,課堂教學效率也必將得到提高。

課前準備的確有其特殊的意義。可如何做好課前準備呢?歸根結底,還是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個人行為和集體備課的作用,集思廣益地做好三方麵的準備。

一、精心研讀教材

高效的教學,往往離不開教材。一方麵教師要在有效研究教材和準確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尊重教材,領會教材的編寫理念和意圖,把握好教學內容,充分挖掘教材中提供的豐富信息資源,明確教材編寫的基本思路,掌握教材所滲透的數學思想、思考方法及科學內涵,深入理解教材中蘊含的教學理念。另一方麵教師不能隨意越位,脫離實際一味地追求“創造性使用教材”,進而違背教材的初衷,與原本的教學理念相去甚遠。因此提倡“用教材教”,就是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實,著眼於學生的長遠發展,以更高、更長遠的眼光處理教材,實現課程的拓展與延伸。

二、精心運用教材

首先,體現生活性。在教材運用中應注重聯係現實生活,著眼於學生熟悉的事物,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從而在真實生活情景中實現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學習與運用。

案例1:某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用計算器計算”的教學時,就在運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模擬菜價的計算。在課程開始之前,事先告知學生,在學會計算器的使用後,就可以做一個家庭小管家,學生的參與意識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之後,數學教師在黑板上列出一係列蔬菜,並輔以相應的價格,讓學生彙總菜價,動手之後,學生對計算器加減計算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其次,體現思想性。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短期目標是指導學生對於書本知識的掌握,但將目光放遠,則是讓學生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有基本的掌握,如分類討論、數形結合、化歸思想等。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材運用時,注重深入挖掘數學知識背後數學方法與思想,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從而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其數學素養的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