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教師在設置遊戲環節的時候,要注意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學生之間的關係越融洽,對形成數學學習的濃鬱氛圍越有利。因為學生在課堂上養成與人交流分享的習慣之後,課後彼此會在學習的時候不斷進行合作探討,激烈的思想碰撞有利於激發彼此學習的動力,活躍彼此的思維。因此教師可以多設置一些小組合作的遊戲,比如劃分小組比賽解題,或者以小組的形式求某題的最優解,等等。
2.注重教學環境的改善,注意讓學生集中精力。
集中精力可以有效優化教學效果,這是開放式教學的重要要求之一。那麼,究竟如何搞好教學環境,以便更好地讓學生集中精力,搞好開放式教學呢?對於這一點,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麵著手:一是從硬件著手,注重教室的環境搭配。一般而言,每個教室都有相應的學生負責班級環境的設計。對此,在開放式教學模式下,搞好教學環境需要從這方麵著手。比如,可以讓學生在搭配教室環境時,添加一些自由輕鬆的元素,特別是把這些元素融入數學知識中。當然,對於小學生來說,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數學教師給予指點了。二是從軟件著手,注重教學環節的輕鬆氛圍。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比較嚴肅,實踐證明,學生是比較不喜歡這類老師的。在開放式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關係,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不能過於嚴肅,否則會傷害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麵對開放式教學模式的要求,教師要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便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不至於學生膽戰心驚地經曆整個學習過程,這樣就達不到開放式教學的目的。
3.鼓勵創造讓教學評價更開放。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反饋控製的過程,他們對吸收的信息進行加工、儲存的情況如何,往往通過課堂的言行表現和作業效果的輸出來體現。開放的評價就要使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得以暴露,正確地得到強化,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性得到激發。開放的評價不能隻重結果,更不能隻排列學生的分數,把考分當成評價成績的唯一標準,而忽視學生的學習個性的評價。一次考試對學生知識的檢測是有限的,隻不過是一次抽樣,況且考試本身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人認為開展素質教育,減輕學生的負擔,似乎可以淡化考試,考試本身沒有錯,考試的導向功能應該加強,問題是怎麼考,考什麼,如何評定學生成績。現在有了一些關於考試改革的積極探索,如采取單項考試,將數學分為口試、筆試、實踐操作和綜合筆試等,這種分散考試時間和內容的做法,值得大力提倡,但做得還遠遠不夠,一個全新的開放式的考試模式有待探討和建立。
參考文獻:
[1]梁蔚.小學數學實施開放教學的策略.教師博覽,2014.11.
[2]張姝婕.探討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電子世界,2014.15.
[3]陳劉銀.開放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研究.好家長,20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