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onghasimkka?’ ‘Annyeonghamnekka?’‘Annyeonghasimnikka?’ 您好
3.2多種語言混合使用中的共時性
生活在以漢語為普通話的中國,朝鮮族語言必定會受漢語的影響,更何況中國朝鮮族人口的增長幅度,在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最小。1952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時,朝鮮族人口曾占延邊地區人口的65%,而到1976年下降到了41%,1996年下降到了39.9%。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將銳減到20%,2050年將會下降到15%左右。正因為人口的減少,隨之語言環境的缺失,使用本民族語言人數逐步減少。延邊朝鮮族語言特征正在逐漸弱化,朝鮮族不得不把多種語言混合著使用。
3.2.1朝漢雙語並用
延邊朝鮮族的雙語並用因居住地區、生活環境、社會階層不同,使用的情況也有所不同。延邊自治州朝鮮族人口占自治州總人口的40%,雖然有關文件明文規定在自治州內以朝鮮語為第一語言,但實際上使用的第一語言是漢語,朝鮮族中層幹部及事業單位的人如果不會說漢語就會受很多限製。一般朝鮮族中城市居民、幹部和職員、男性公民的雙語水平相對高些,農村人口、家庭婦女中的中老年人的漢語水平則相對低些。
3.2.2詞(漢,日,英,俄)的借用
最近幾年,朝鮮語與英、日、俄等外國語也有接觸,吸收了新的外來語,在數量上有了明顯的增加。與此相反,借代漢語的詞語較少,尤其是音借的詞語為數更少。朝鮮語吸收漢語新詞術語的方式,除了音借法和意譯法外,還有朝鮮語所獨有的方式“音讀法”。朝鮮語按照朝鮮語漢字詞音讀法吸收的漢語新詞術語為數甚多,比如,‘Keopi’咖啡(英),‘Kabang’包(日),‘Georeumai’衣兜(俄),‘Kungtyo’空調(漢)。
3.2.3語言的幹擾
語言的幹擾是指雙語接觸中發生偏離語言規範的現象。這種幹擾往往是由兩種語言互相影響產生的(如:語言幹擾不僅表現為第一語言對第二語言的幹擾,還表現為第二語言對第一語言的幹擾),同時表現為方言對共同語的幹擾。在朝鮮族的語言表達上,這種現象是常見的,在用詞和造句方麵都有所體現。在用詞方麵,通常是把漢語裏的單詞隨意按照朝鮮語漢字詞的音讀習慣來使用。比如:把‘Jeongwon’錯用為‘Myeongaek’,把‘Gongjja’錯用為‘Myeonbi’等。
3.2.4語碼的混用
語碼混用是社會語言學的一個術語。語碼混用是指以一種語碼為主,而夾雜其他語碼的語言現象。在語碼混用中,一種語言作為基礎,另外一種語言的成分是插入在作為基礎語言之中的。本文討論的語碼混用是指以朝鮮語為基礎語言,漢語為插入成分的語言現象。朝鮮族一般在日常生活中用朝鮮語交流時,隨意夾雜著漢語原詞(即按照漢語語音來讀詞),這是一種語言的混用現象,一般學術界的人士或者本民族語掌握好的人是很少混用的。比如:‘Jidogyosuga Nuguibnikka?’把“導師是誰?”這句話裏的導師‘Jidogyosu’混用為‘Ttosseu’等。
4.結語
語言的共時性在語言研究的方法論上極其重要。對於語言學習者而言,把握好語言的共時性對進一步掌握言語和語言有很大的幫助。它能使人分清什麼是曆史的和現在的東西,什麼是要素和係統的東西,以及怎樣描寫現存的語言係統。我們學語言時既要看到語言的變化,又要看到語言係統的演變過程。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得到一些啟發和指導。中韓建交以來,國內朝鮮語的價值得到了一定的認可,但是內地的經濟、文化、科技都領先與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所以人們對朝鮮語的重視度還是很低。朝鮮族語言麵臨嚴峻挑戰,朝鮮民族應弘揚和熱愛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加強朝鮮民族的責任感,推動朝鮮民族語言文化建設。同時從朝鮮民族的教育抓起,種下朝鮮民族語言文化重要性的思想,從根本上加強朝鮮民族語言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撒露莎.從語言的共時性角度看語言的靜態和動態存在形式的關係.安徽文學,2011(10).
[2]李允奎.對中國朝鮮語方言詞彙的考察.中國朝鮮語文,1991(5).
[3]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