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投毒者的動機(1 / 2)

趙華帶著臨海重案隊趕到嶺南市公安局的時候,嶺南市公安局的局長張建帶隊在大門口已經等候了快半個小時了。張建唯一認識的就是省廳的韓鴻飛,以前嶺南發生了一起係列搶劫案,當時就是韓鴻飛前來指導偵破的。說起來韓鴻飛還是有一定本事的,隻是人稍微傲氣了一些。

張建上前緊握著韓鴻飛的手:“韓專家,你好。感謝省廳領導前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我們一定全力配合。這幾位莫非就是?”韓鴻飛淡淡的點個頭,給張建介紹了趙華和周衛國,至於臨海重案隊的人,韓鴻飛一副漠視的神態。趙華啼笑皆非,大家都是同行,來的目的是破案緝凶,莫看你是什麼省廳派下來的,你要真的有王磊那本事,我們國安還跑來做什麼啊!

趙華接到局裏的臨時通知之後,就打電話請示過了,他和周衛國這一次更大的作用是在於坐鎮和調節,要說偵破這個環節,要著落在臨海重案隊頭上。趙華微笑著拉過毛強:“張局長,我們這次來主要是協調和支援,這位是臨海市重案隊的毛強隊長,後麵幾位是他的隊員。我相信你應該聽說過吧?”

張建不敢怠慢,哪怕毛強比他行政級別低了年級,但是這一次的案子錯綜複雜,嶺南這邊一直摸不著頭緒。而且,這幾年部裏年終評選的優秀刑偵人員幾乎被臨海拿完了,他也聽說過臨海重案隊的名聲。要依著張建的本意,原本就想直接請毛強他們過來幫忙的,誰知道嶺南的國安辦事處把事情捅上去了,讓他措手不及,搞得省裏和市裏對他意見很大。

張建是老油條了,幾分鍾下來就和毛強他們打得火熱,同時也注意照顧到韓鴻飛的情緒,基本是皆大歡喜的局麵。嶺南公安局的大會議室已經人滿為患,橢圓形的環形桌周圍座無虛席,每個人都在和身邊的熟人小聲議論、討論著。

張建看看旁邊,一旁的辦公室主任很懂事的拆開幾條煙,每人麵前擺了一包,一個穿著警服的美貌少婦抱著一疊文件跟在主任身後,也給每人麵前擺上了一份案情報告。漸漸的,辦公室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張建,偌大的會議室裏隻聽得見空氣循環係統的“嗡嗡”聲。

張建向自己的下屬介紹了趙華和韓鴻飛以及毛強,對於嶺南公安局的人來說,趙華的到來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在某些人認為,不就小小一個投毒案嘛,也許死的人多了幾個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反而是因為需要國安的坐鎮,難道這裏麵還有其他文章不成?

總之,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之後,案情會是正式開始了。不得不說,嶺南這邊的基礎工作還是做得很紮實,大量的走訪調查和詳細的屍檢報告一一列在大家麵前。

服毒者共十一人,死亡九人,時間跨度在二十天。所有人都是吸食了搖頭丸之後再次服用戊硫代巴比妥之後死亡的。有兩個幸存者,因為家人發現及時送往醫院搶救過來了。但是問題又出現了:戊硫代巴比妥和搖頭丸等致幻劑共同服用會出現一種後果——失憶。也就是說兩個幸存者根本無法提供任何有用的地點、人物等線索。而且,戊硫代巴比妥在任何一家大型藥店的都可以買得到,搖頭丸就更簡單,隻需要走進任何一家夜店,會有人湊上來向你推銷的,所以藥品的來源是無法查出來的。

嶺南的走訪調查報告裏麵還列出了很奇特的一個要點:所有的中毒的人裏麵,沒有任何人與其他人有往來或者交叉關係。這十一個人遍布各個階層和嶺南各個地方,有賣菜的、有工人、有小孩、有幹部、有商人……

幸存的兩個一個是十歲的小孩,嶺南市第一小學三年級學生;還有一個是嶺南市公安局治安大隊的一個警察。經過嶺南專案組的多方證實,小孩和這位警察都沒有吸食過搖頭丸,也不可能有吸毒經曆!因此,半個月過去了,嶺南的偵破工作也陷入了僵局。為此,嶺南市的市領導是大發雷霆,張建才被迫向省廳求援,哪怕會因為這個原因影響到自己以後的仕途也顧不得了。

張建介紹完基本情況之後,苦笑著說道:“我們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無法確認凶手的投毒動機。現在市裏的謠言四起,外來人員紛紛離開本市,民眾意見相當大啊……韓專家,對此案你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

韓鴻飛搖搖頭,有些尷尬。自己又不是神仙,怎麼可能剛到地方看看報告就提出建議,他沉吟道:“這個,還是先聽聽大家的意見吧,集思廣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