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
開卷
鐵路棚改減稅
新一輪經濟刺激?
國務院4月9日公布“十二五”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報告指出,未來經濟增長麵臨一定下行壓力,應合理把握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方向和力度,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報告稱,既要防止一些地區不顧條件盲目追求高增長,又要守住經濟增長底線,避免引發就業、財政、金融等連鎖反應,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在中國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被市場稱為“微刺激”的穩增長信號已經發出。當前,鐵路、棚改、減稅成為三個重點方向。原本在2014年年初,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安排7000億元,其中包括地方和社會獨立投資700億元,新線投產6600公裏。鐵路總公司調整增加了2014年鐵路建設的目標:一是新開工項目由44項增加到48項;二是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由7000億元增加到7200億元;三是新線投產裏程由6600公裏增加到7000公裏以上;四是33個開展前期工作項目,必保10個項目在年內完成可研批複。4月8日, 國開行董事長胡懷邦表示,下一步開行要做好與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的銜接,加快棚改項目評審和貸款發放,力爭4月底實現貸款發放1000億元左右,以保障各地棚戶區改造工程的資金需求。今年一季度,該行進一步加大棚改項目開發評審和貸款投放力度,新增承諾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1401億元,為2013年同期10.2倍;發放貸款312億元,比2013年同期增長12%。財政部、國稅總局4月8日發布通知稱,為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業發展,對應納稅額不高於1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采取稅收優惠政策,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現行的標準是人民幣6萬元。
央行表態
貨幣放水不會重現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4年第一季度例會日前在京召開。較之上個季度,此次例會關於貨幣政策的表述一字未變。僅在金融改革領域,從上個季度的“寓改革於調控之中”的措辭變更為“繼續深化金融體製改革”。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目前貨幣政策並沒有改變穩健的基調,當下市場流動性適宜,央行仍會采取公開市場操作保持流動性的合理,目前看並沒有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必要。
探尋黑匣子
一支棍子一隻麥克風
中國媒體大肆報道,清明節那天,上海海事局的“海巡01輪”在南印度洋,探測到一組疑似馬航MH370飛機黑匣子的脈衝信號,可靠性達99.999%。但這引發西方媒體一片嘲笑,因為中國偵測器極為簡易:一支棍子接上一隻水下麥克風,人坐在充氣小艇上用手握著,另一個人戴著耳機在風浪中靜心向海中聽音。中國媒體這樣報道:“來自上海的海測隊長張良率領兄弟們,坐上小艇,離開大船,前往目標區域探測。印度洋波詭雲譎,長桌一般大小的探測艇在海上,就是一葉扁舟,隨著波浪起伏不停。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海測隊員們戴上耳機,打開探測儀,將頻率調至37.5 kHz,心裏默默祈禱,能有聲音傳來。時間一天天過去,耳機傳來的通常是一片靜默,或者是海底的雜音。越是沒有聲音,隊員們越要把耳機捂緊,哪怕耳廓旁勒出了印痕,因為他們怕自己錯過任何一個線索,因為這種錯過絕對是一種過錯。”中國海事船的設備如此陳舊,“探測儀隻能探測到海麵以下200米的信號,怎麼能在4000米水深的南印度洋創造偉大的奇跡?”對此質疑,中國交通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海事測繪處處長王良玉是這樣回答的:“中國設備沒那麼差,我們所用設備完全是國外引進的。”但是,都是“進口貨”,也分三六九等,最高級的軍用高科技產品對中國是禁運的,出高價也買不到,自主研製的能力又非常有限,隻能用從國外進口的常規(民用)產品,海測的深度、範圍和準確性都非常有限。
馬航搜救中國花費最多
兩棲登陸艦每日花60萬
法國《費加羅報》4月7日報道,馬航失聯航班MH370的黑匣子搜尋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各國用於搜尋的費用已遠超當年曆時兩年的法航失事客機搜尋費用。其中,中國在搜尋方麵的投入約占搜尋總費用的一半。參與行動的26個國家並未注重搜尋費用一事,大家共同努力的唯一目標即盡力尋找飛機。從搜尋開始到目前為止,MH370航班的搜尋費用已超過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在1個月時間內,馬航的搜尋費用已超過2009年在大西洋墜毀的法航航班搜尋費用。當時,法航航班搜尋耗資3200萬歐元,但曆時兩年。失事馬航上有153名中國人,中國也是對MH370航班搜尋資金貢獻最大的國家。據中國某媒體引述一位軍事專家估計,中國調動21顆衛星搜尋飛機殘骸,衛星變軌耗資達1600萬美元。此外,超過13架飛機緊急奔赴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3艘中國艦船(其中兩艘配有直升機)出動,據估測,其每日費用達30萬美元。同時,1艘兩棲登陸艦也加入澳大利亞附近海域的搜尋,每日或消耗10多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