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人議論紛紛,旁邊一個賣菜的大媽可是忍不住八卦了,她眉飛色舞的為我們講述了這個老奶奶的故事。

原來,老奶奶真名叫吳貴芳,三十歲那年丈夫就去世了,年紀輕輕的就守了寡。靠打零工獨自養活一個八歲的兒子。

夫家三代單傳,兒子又是她唯一的盼頭。所以她對兒子可是相當的寵愛。他的兒子在吃上麵有個奇怪的癖好:不吃豬肉卻偏偏愛吃雞。

雖然家裏條件不好,但愛兒心切的她卻經常買雞來給兒子吃。

十歲那年,兒子卻因為吃雞險些出了事。

原來,為了生存她帶著兒子在鎮上打工,租的房子裏不能養雞,她就去市場上買雞給兒子吃。

結果,那天因為趕時間,她就買了一隻去過毛的現成的雞。不料買到的是一隻病死的雞。兒子吃後進了醫院,差點一命嗚呼。

雖然為此差點送了命,但兒子還是改不了吃雞的喜好。

而且醫生和她說,她兒子雖然這次運氣好搶救過來了,卻傷了身體。而市場上的雞大多是飼料喂養的,而且喂食過程中,很多黑心商家甚至用了很多催快生長的化學物品。

按她兒子吃雞的愛好和頻率,經常吃這些東西,對身體有很大的損傷。要是再像這樣吃到瘟雞,怕是凶多吉少了。

後來她一琢磨,幹脆回老家養起雞來。

她養雞場的雞從來不喂飼料,而且是放養雞。不僅口感好也健康!慢慢的她靠養雞出了名,賺了不少的錢,並送她兒子讀了大學。

本來她兒子出息了,連孫子都十多歲了,再也不用她出來掙錢了。但是她性格執拗,任憑兒孫怎麼勸都阻止不了她繼續養雞賣雞。

但她賣雞有個奇怪的規矩:雞不管大小都是一百塊錢一隻。而且,她賣雞挑人!不是她挑中的人,就是給她再多的錢她都不賣!

她時常神神兜兜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時候還未到!該還的總是要還的。”

“哎呀!天這麼晚了,我還要回去給孩子們做飯呢!不說了不說了,依我看。今天的最後一隻雞又賣不出去了。”賣菜的大媽說著,將地上的稱放到菜簍裏挑起菜簍子就走。

而另外一邊,一個四十多歲的穿西裝的男人將老奶奶的雞籠子麻利的裝上了一輛麵包車的後備箱。

“奶奶!要不你再考慮考慮?一隻死雞而已,我是真的需要!你就賣給我唄!”普拉還是不肯放棄,繼續糾纏著老奶奶。

老奶奶堅定的搖了搖頭,就是不鬆口。

“媽,您慢點。我扶你上車!小姑娘,我媽決定的事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我看你還是去其他地方看看吧!那邊有個市場有雞賣,裏麵說不出有你要的死雞。”

穿西裝的年輕人就是老奶奶的兒子,生得是一表人才,氣質溫文爾雅的。或許是太了解自己老母親的性格,所以他並沒有違逆母親的想法,而是勸說起普拉來。

普拉見狀,隻能無奈的聳聳肩:“那好吧!”

“普拉!”謝隊長見狀,帶著我們朝普拉走去。

“謝隊長?”普拉轉過頭來,我們這才看清她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