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哭,崔氏一邊將散落了一地的金銀飾、新舊銅錢統統收進自己的懷裏,如同守財奴一樣緊緊地攥了起來。
站在一旁的鄭氏和梁氏臉色頓時黑了,哭喪著一張臉比死了爹娘還難看。
徐誌立和徐誌寶的臉色也沒有好到哪裏去,狠狠地瞪了徐向晚一眼,卻不敢朝崔氏開口要回來。
顯然這些就是他們積攢多年的私房了。
“阿公,阿婆,大伯,大伯娘,三叔,三嬸,我看時辰也不早了,我和我哥還得趕回去幫我娘收拾屋子。你們也早點收了做飯吃,可別餓著我阿公阿婆了。”徐向晚看夠了熱鬧,心情大好,開心地打完招呼便扭頭離開了,沒有理會上房眾人的狗咬狗。
回到家裏,徐秋怡和張氏已經收拾好了屋子,開始做晚飯了。
這個院子裏有現成的灶台、水缸,比徐家的東廂房住著方便了許多。
五郎趁著色未黑,去村子裏的水井挑了兩挑水回來,裝滿了水缸。
比起村東徐家,老宅離水井近了不少,再加之這段時間五郎長高了些,挑起水來已經不像之前那般艱難了。
今日起得早,又忙碌了一,吃完飯後,大家了一會兒話便紛紛睡去了。
雖然院子裏有多餘的房間,但由於家裏的棉被不夠用,屋子裏也隻有兩張可以當柴燒的床架,因此依舊是張氏母女三人睡在一處,五郎和九睡在一處。
次日一早,五郎照例去了郭家鎮三心書屋。
徐向晚也起了個大早。
剛置辦了一些田地,雖然已經是深秋,徐向晚還是打算種些東西,總不能讓地空著,這對莊稼人來,實在太浪費了。
五郎在郭家鎮做工,又剛告了三的假,不好再告假,徐向晚便打算請村子裏的人幫幫忙。
徐向晚第一個想到的是找陳大娘家幫忙,不過還沒等徐向晚出門,沈謙萸便帶了好幾個莊稼人打扮的大漢來了。
“知道你家剛買了地,肯定缺勞力,我從我家的莊子裏帶了幾個幹活的好把式來。”經過前日之事,沈謙萸和徐向晚一家的關係又拉近了不少,雙方熟稔得根本不需要客套了。
看到沈謙萸對自家的事情這般上心,徐向晚心下暗自感動,不過嘴上卻道:“你咋不把你家莊子裏的人全部帶過來?我們家這才幾畝地,用得著這麼多人麼?”
張氏看到沈謙萸帶來的人倒是高興壞了,瞪了徐向晚一眼,故意責備道:“你這孩子咋跟人家三爺話呢?真是的。”
徐向晚和沈謙萸嗆聲慣了,要是哪不和他嗆聲了他才不習慣呢!
於是沈謙萸擺了擺手,笑嘻嘻地道:“伯母別怪晚兒。晚兒就這副性子,我都習慣了。都了,您叫我沈三或者謙萸就可以了,不必這般見外。”
張氏聽沈謙萸的確不是跟自己客氣,於是便笑了笑,從善如流地稱呼他為“謙萸”。
沈謙萸今日不但帶了人來,還帶來了大半馬車的吃食。
除了一袋大米和一袋麵粉之外,還有一隻整豬,一腔整羊,六隻雞,六隻鴨,六隻鵝和百來個雞鴨蛋以及兩大食盒的點心、熟食。****************************
謝謝晚霞15的禮物~~(*^__^*)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