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就是這裏。”徐向晚的心情有些緊張,偷偷瞄了一眼店內,便停了下來。
五郎倒是沒有半點怯場,反而牽著徐向晚大方地來到門口,敲了敲門,待有人應後,走了進去。
“兩位是來買書?”掌櫃的是一名斯斯文文的中年人,此時手裏還捧著一本書,抬眼瞄了一眼,見來人是兩個穿著樸素的孩子,倒也沒有麵露異色。
五郎先朝著掌櫃的行了一禮,隨即客客氣氣地問道:“聽聞貴店在招工,不知如今是否還差人手?”
掌櫃的詫異地看了一眼五郎:“差。不過你這年歲恐怕……”
“掌櫃的有所不知,子僅是看起來,實則已過十歲了。”五郎不卑不亢地答道。
觀其老成,應對得體,掌櫃的暗暗點了點頭:“咱們這裏招的是雜工,需得會識字算賬,你可會?”
“子雖然不曾上過學,不過自幼隨著母親習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算是識得幾個字。算賬不敢精通,隻是略知一二而已。”五郎實打實地道。
對於五郎的踏實不浮誇,掌櫃挺滿意,於是便淡淡地道:“雖然店裏客人不多,但是活兒卻不少,打掃、整理、擺放這些都是你的事兒。”
“子不怕累,就怕沒活兒幹。”五郎這話得實在,惹得不苟言笑的掌櫃也扯了扯嘴角。
掌櫃便點頭道:“工錢不過,一個月六十文。你可會做飯?”
“會。”五郎點點頭。
“這樣吧,你要是每日再給我做一頓午飯,我再額外付你十文錢的工錢。”掌櫃道。
這樣算下來,工錢雖然不如春風酒樓,不過在郭家鎮來還算是不錯的了。
“謝謝掌櫃的。不知什麼時候上工?”五郎喜道。
“八月十六吧。中秋我要回一趟家,十六再開門。我姓朱,你可以叫我朱掌櫃。”朱掌櫃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自己。
這書屋是朱掌櫃自己開的,朱掌櫃此人雖然看起來性子有些冷淡,人卻不錯,反倒是比他們想象中的好話。
五郎也將自己的情況給朱掌櫃了一番,簽了契之後便相互道了別。
回家的路上,徐向晚和五郎的心情都特別好,出來一趟,不但確定了賣枸杞子的時間,還給五郎找了一份不錯的工,算得上雙喜臨門。
“哥,你在店裏沒事兒的時候就可以看看書了。”徐向晚高興地道。
五郎卻沒有這般樂觀:“這店裏就我和朱掌櫃兩個人,恐怕得空的時候不多。更何況,我一個做工的,總不好去翻人家的書看。”
“你要是做得好,總有機會嘛!”要是今後有錢了,一定要讓五郎去念書,徐向晚在心裏默默道。
兄妹倆你一句我一句的著話,不一會兒便回到徐家村口。
“哥,趁著色不晚,到山裏看看去?”徐向晚對這片山林有些期待。
山裏有寶,隻是不知道她尋不尋的來,徐向晚心下暗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