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臨危換帥 一紙空文(2 / 2)

首長來到清遠,會議室的牆上掛的再不是碩大的市政府辦公樓建造的效果圖,而是錦江沿岸打造後,以及拆遷安置小區漂亮的效果圖。

“談談牆上掛的這個規劃!”工作彙報完之後,3號首長,蠻有興趣地問道。

“以錦江河沿岸的打造、棚戶區住戶拆遷為契機,為舊城改造樹立良好的榜樣,在致力於更多老百姓受益中,逐步形成資金的良性循環,帶動清遠市的經濟發展。按照中Y文件的精神,步子邁得大一點,嚐試多種經濟體製並存,…”會上,王市長將土地置換,拆遷住戶的安置,以及騰出來的土地如何使用等係列問題,按謝磊所述,講了出來。

“曆來拆遷問題,民眾都是叫苦連天,這事你們準備如何來應付呢?”

“涉及七萬多住戶的拆遷安置,我們本著自願的原則,有三套安置方案,… 就算被洪水衝毀了房屋的住戶,因為我們事前做好了統計工作,也不會將他們挪下,視為有房戶來同樣對待!”

“考慮得很周全,按你們的這套方案,拆遷戶不可能會有啥意見,更是樹立了政府為民辦實事的典範,這才是老百姓心中真正想要的政府,我看能行,…”首長詳細詢問、了解之後,當即拍板支持。

錦江河沿岸棚戶區的拆遷改造項目,在首長的明確表態下,省委、省政府當然會全力支持,省上、市上拿出專項資金,市裏成立了籌備委員會。改造工程定在了十月正式拉開序幕。

市政府辦公大樓的修建工程半途而廢,已投資近三千萬的項目被勒令下馬,成為了爛尾樓。各企、事業單位勒緊褲腰,犧牲職工利益籌措到近一千萬的捐贈款,也全都打了水漂。

“大樓雖然明令停工,但各企、事業單位承諾的捐贈款、簽署的認捐協議,卻不能因此而廢止,協議沒履行完的要繼續追繳,轉為錦江河沿岸改造工程、安置小區建設的專項資金!”辦公大樓涉及如此巨額的資金,中Y也派出了督查組來負責清算。

“按朱光濤交待,企、事業單位的認捐金額,高達近一個多億,與市財政收到的八百多萬捐款,存在巨大的差異,餘下的這些款項要繼續追究,既然簽了協議,就必然有它的出處,不能放過這些企、事業單位的某些人,想通過這個工程撈到好處!”搖身成為督查組組長的韓先誌,對省、市督查組的人交待道。

“按照簽訂的認捐協議,尚未繳齊的資金現在已統計出來,隻有九百七十三萬,其餘就再沒了。清遠研究所簽署的協議上,明確注明,他們研究所捐贈的資金,隻能用於市政府修建辦公大樓,項目更改、或停工三十天此協議自動作廢,不需經雙方確認。這個項目雖說還未達到停工三十天,協議仍然算有效,但若更改項目用途,則變成了廢紙一張!”

“咦,他真的是這樣簽訂的?我看看!”韓先誌吃驚地說道。最後這份協議當然向上級彙報了。“他明顯就反對這個工程,隻是他怎麼可能會料到這個工程會停工,要半途而廢呢?”

到了此時,各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市上、省的這幫人才算認清了研究所耍的滑頭是多麼的巧妙,冠冕堂皇、口口聲聲要捐出的巨額資金、簽署的協議卻是一紙空文,一分錢也不用出!

“研究所的這份認捐協議書,上麵的特約條款,你們見到過沒有?” 追繳款會上,督查組的韓先誌宣讀了研究所在特約條款上的申明。

“我真是豬油蒙心,當時就覺得他在協議書上寫的這段話相當的奇怪,心裏一直在猜測,他為啥要寫上這段話,現在才算明白,他真是個人精啊。他倒好了,承諾的五千五百萬,一分錢也不用出,我卻還欠下市政府八十多萬的冤枉債!

修建項目都停下來了,這坑人的捐款卻還得還,我真是黴啊。大家都清楚,當初我就不願意,完全是朱市長硬逼我們企、事業單位強行認捐,在場的人哪個願意捐?大家也不站出來說句話,這也太不公平了!”紡織廠的劉廠長,到了此時,後悔不迭,大倒苦水。在場的老總、負責人沒誰不在訴苦,全將矛頭指向朱市長,有的人甚至當場詛咒起朱光濤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