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姨,若是黃伯伯他們能行,那我自家去找他,您幫我想辦法聯係一下市政工程處,解決那個溝道就行了!”
“小磊,這事交給我來做,你不用去管。都是一家人。今後,有啥事就告訴我們,我們人緣關係可能會比你強些,對了,家裏裝電話沒有?”
“還沒呢,說是不對個人!”
“不對個人,就以申請公用電話為名,明天你去申請,將申請的回執編號告訴我就行了!”
“小磊,這四本書是我珍藏多年,對華夏文物有詳盡的概述,涉及的範圍很廣,若是學得紮實,再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那你的鑒賞水平,絕對是在圈內許多人之上,不要被別人看見,更不要遺失!”
“謝謝毛伯伯,您放心,不會有任何閃失!”
……
“小磊,我以前就想裝一部公用電話,據說就守著電話,一個月也可以掙十幾、二十元,隻是很難批下來,張大嬸申請了好幾年,到現在都還沒批下來!”回家後,陳雲鳳說道。
“媽,明天你去申請就是了,哥說能辦得到,那肯定就能辦得到!”謝若蘭知道內幕,隻是不能說。
“好,媽明天就到辦事處開證明,去郵政總局遞交申請,隻是我們又不缺錢,急著申請來幹嗎呢?”
“申請電話不是用它來掙錢,裝好後,將那個‘公用電話牌’摘下來,留著自家用!”
七月十日搬新家,七個同學當然全都到齊,幫著做事。按謝磊所說,家裏原來的物品,除了少量物品母親舍不得扔掉外,全都不要,連過冬的舊衣服、棉絮等等,也全都賣給了上門服務的廢品回收站。
正廳的房子大,父母住一半,一間是客廳,另一半暫做了書房,進門左手的兩套房子,若蘭和奶奶住一套,謝磊住一套。右手的那兩套,以後就用來做客廳和客房。
搬到了新家,洪曉波自然也就住在了家裏。有了新家,也就成了七位同學的聚集地,沒事他們就來這裏,商量麵店的事情,比他們呆在自己家裏的時間都要長。
謝磊買了不少的肉票,號數票,夥食自然也開得很好。母親每月有大筆的利息,用錢也很大度,一家人成天都是樂嗬嗬的,想吃什麼都沒關係了。
“奶奶,您安了假牙,人看起來好多了,以前癟著嘴,真就像個老太婆!”若蘭見到奶奶新裝好假牙好似年輕了幾年,打趣地說道。
“奶奶本身就是老太婆,不過你哥回來後,日子過好了,真覺得年輕了許多,走起路來啊,也不覺得累了!”
“奶奶,那是營養跟上了,身體當然有勁。以前我們家半個多月都吃不上一次肉,更不要說水果、零食那些。現在天天有肉吃,身體不好才怪呢。哥說了,等他這幾天忙完之後,我就要和他去上海、杭州玩了!”
“去了,就要聽哥的話,他可不是去玩,他有大事情要做!”
“知道,奶奶,您們怎麼全向著哥哥了呢?”
…
搬進了新家,和同學、黃隊長討論過麵店裝修的事項後,同學們繼續到各處麵店考查、學習,謝磊卻在抓緊時間,鑽研從毛伯家中借回的《曆代文物鑒賞珍藏》。
翻開瓷器鑒賞書,麵對的就是各朝代的瓷器特征,時代判別,窯口判斷,真偽辨別,評判價值。
唐三彩、耀州窯、定窯、均窯、龍泉窯、宋元景德鎮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窯彩瓷(主要是鬥彩、琺琅彩、粉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窯褐瓷、宋建窯黑瓷、明德化白瓷等,要掌握的東西,實在是太多。
“我學這些東西的目的,並不是做學文,而是要從舊貨市場、廢品站的物品中,發現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留待時機成熟後換錢!”所以他對年代、真偽辨別,更為上心。
當天晚上,回家後就看到大半夜。第一冊書,全是講年代、講瓷器的發展史,講官窯、民窯製作工藝上的細微差別,很是難懂,但又是瓷器鑒別的基礎,沒有這些基礎的東西,根本就不能算是鑒賞家。
開始之時,謝磊看得頭都大了:“要想全部記住,還真是難啊!大浪淘沙,若不能學會,不能在一大堆破舊物品中甄別出真偽,寶物就算在你麵前,不識貨,盡收藏些贗品,辛辛苦苦保存了若幹年,到時候卻完全無用!”整個晚上,他都在竭力的背誦、記憶,想盡快將書上講的東西掌握,無比的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