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準備給合作社明年種棗樹的事情,在村子裏傳開了。
和先前,林濤準備收棉花,以及要成立合作社的事情一樣,林濤的決定,在村子裏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有讚同的,有覺得荒謬的。
綏來縣不是種果樹的傳統地方。林濤長這麼大,最常見的果樹,或者結果的樹,是沙棗。
雖然同樣稱棗,但沙棗和紅棗區別就大了。生長的環境不同,土壤也不同。
村子裏各家院子裏也都會種些果樹,最多的是葡萄,之後就是蘋果、桃子之類。這年頭品種都比較老,無論是哪一種,到冬都要壓土,不然第二年都不結。
直到一幾年的時候,才出來了不用壓土的果樹品種,而南疆或者內地的一些水果品種也開始在這邊流行起來,比如山楂,比如核桃等等。
但是,棗樹,要到好幾年後,才會有。
村子裏的老人大都是支邊青年過來的,對於棗樹並不陌生。所以,當聽到林濤要帶著合作社的人種棗樹,除了少數幾個覺得有可能之外,其他老人都隻有一個想法:胡鬧。
年輕人卻剛好相反,除了極少數覺得林濤的決定不靠譜之外,其他的都覺得,林濤這麼搞,肯定是有把握的。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和合作社裏的人聯係,想要等合作社開始進樹苗的時候,一起進一批。
哪怕隻是掙一年的錢,也比現在這種發不了財也餓不死的情況要強。
畢竟今年林濤帶著大家種棉花,又掙錢了。
和去年一樣,大家都種棉花,憑啥就林濤帶人掙上錢了?
隻能明,林濤有能力、有本事,眼光好。
不定還有後台,有信息,有渠道。
大家對林濤越不了解,也就越覺得林濤老二比較神秘。
現在他已經成了村子裏不少年輕人的偶像了。
有人不服氣林濤的時候,這些年輕人會自發的維護林濤的權威,而且這種事情非常容易,隻一兩句話就能把不服氣的人懟回去:“有本事你也一年掙出個幾千萬來,那才有本事人家不行!”
年輕人總是有夢想、有衝勁的。老年人總是謹慎而又保守的。
自古皆然。
不是沒有人想要去找林濤直接問,但林濤此時忙的團團轉,很少回家,隻有幾個覺得和林國棟關係不錯的中年人,先後來到了林家,打聽了種棗的情況。
林國棟也不隱瞞,這種事情一是瞞也沒用,二來自林濤重生之後,林家的情況好了很多,林國棟也是一個豁達的傳統人,對於能夠幫村子裏致富,他向來是支持的。
關於怎麼讓棗樹保持成活,這一點林國棟隻是大約了一下,畢竟林濤也沒詳細。
不過村子裏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誰都清楚,南疆那邊的大棗質量好,而且貴。如果真能把棗子種出來,而林濤的廠子還能負責收的話,這還真是一條不錯的路子了。
但是,最重要的問題,棗樹苗子。
北疆的苗圃是不可能有棗樹苗子的。就算有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