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樣的情況,林濤並不是沒有設想過。
兩世為人,雖然沒有從過商,但四十年的生活閱曆,並不都是技術上的數據。人情冷暖,林濤還是知道的。
不過既然走到了這一步,他會退縮嗎?
不可能。
所以,張宏遠的話他隻是記得,記得這個老大哥在擔心他。
至於如何解決?
林濤所的是真的。
努力,向前,走到別人隻能仰望才能看到,已經無法伸手去拉的高度,那麼就沒人能把他拉下來了。
睡了一覺,第二起來,林濤直接去了電動三輪車廠。
羅朝陽雖然代廠長,但基本上都是在車間和直營店裏呆著,廠長辦公室大部分時間都是林濤在用。林濤也半開玩笑的道:“等這裏穩定下來,我就把這裏交給你。”
再次進來的時候,辦公桌上已經按照他的要求,放著一遝報表。
都是電動三輪車生產銷售方麵的數據。
在杜同山的努力下,成本又下降了一些,大規模生產其中之一的好處,就是成本會被攤薄。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技術基本上已經成熟,不需要再支付額外的專利費用,所以隨著工人的熟練度上升,成本其實還可以再降。畢竟次品率會慢慢降低。
而銷售數據,看著就非常的喜人了。
看著賬麵的數字,林濤有些疑惑,往財務打了個電話,問道:“這個現金這麼多,是怎麼回事?”
那邊的財務人員按照林濤所的數據查了查,回答道:“是這樣的,林總,很多代理商、批發商過來購買電動三輪車的時候,是帶著現金的。因為咱們現在的電動三輪車供不應求,所以僅在九月預計出貨的近一萬台電動三輪車裏,就有差不多五千台是預付款,也就是代理商直接把錢已經付給了咱們,等著取貨……”
林濤明白了,掛了電話,笑了。
原來搞黑胖兒瓜子、香妃葡萄幹的時候,雖然也基本上是供不應求,訂單都排到了幾個月後,但像現在這樣,直接先把現金交了,生怕電動三輪車生產出來輪不到自己的,倒還是第一次。
這倒的確是一個不錯的現象。
廠子裏現金流多了,林濤並沒有想著急著去還銀行買地的貸款。畢竟在這個年頭,大多數人還並不清楚,其實貸款賺錢才是最劃算的。
畢竟真正賺錢的行業,哪一方麵不比銀行的利率要高的多?
林濤直接招來了張雪靈和杜同山、羅朝陽,指著報表道:“這兩個你們都看過吧?”
羅朝陽點點頭,張雪靈則搖了搖頭道:“我現在正忙超市那邊的招聘,就沒時間管這個。不還有朝陽嗎?”
羅朝陽比張雪靈,進興農公司的時候也是從保安開始,張雪靈那時候就已經是店長了,所以張雪靈直麵現在的羅代廠長,還是很自如的。對於這種態度,羅朝陽也很習慣。
“看看。”林濤把報表給張雪靈一推,道:“後續的工作還需要你配合。放心,這一次配合完,之後的事情就可以放心的交給朝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