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為什麼會成功?(2 / 2)

華夏的農民始終處於社會的最基層,無論是種地還是購買農資,始終處於被動的地位。光林濤自己知道的,恐怕就不下好幾起範圍很廣的假種子、假化肥事件。農民們也怕啊!那些打遊擊、雇個大車拉著化肥農資蹲在公路邊賣的販子,起先還能用低價招來人買,但一旦農民上當,恐怕這一套路立刻就會在大範圍內失效!

興農為什麼會成功?

無非兩方麵:信譽和服務!

綏來總店開張的時候,有縣裏的副縣長背書,加上林濤是本地人,這一點就讓農民們相信,林濤不會賣假貨。

既然不是假貨,那麼便宜點,肯定會被大多數人選擇,這是必然的。況且林濤無論店鋪的選址還是打廣告的方式,都是被農民們最容易理解的,自然更容易被接受了。

第二點,服務裏所概括的內容就多了。

這年頭雖然商店也講服務,但最多就是態度好一點兒,還能有別的嗎?

農資商店是做農資生意的,大概能比較一下哪些化肥產自哪裏、價格能比另外一種便宜多少,也就了不起這麼多了。

但興農農資超市不一樣!

林濤一開始就要求導購員工必須背會所有的產品明,會提醒農民什麼土地買什麼種子,上什麼化肥合適些。

雖然有些比較頑固的農民相信自己的判斷和經驗,但絕大多數的農民,這時候還是非常相信科學和專家的。既然專家都了咱這地應該買這種種子,那就買吧!

這是什麼什麼服務?

買東西送技術送信息啊!

現在興農農資超市還會告訴大家種什麼會賺錢——這種信息在農村通常隻會在親朋好友之間傳播,人家可沒藏私,正大光明的放出來讓你知道,農民們傻嗎?

絕對不傻!

不然也不會出現“農民式的狡猾”這個詞了!

農民心裏是有本賬,知道誰對自己好!

也許有人會問,就這兩點就夠了嗎?

實際上別兩點,隻要做到一點,生意就會比其他商店好很多,況且是兩點呢?

另外,林濤的腦海裏,計劃非常的清晰,因此他不會因為營業額的快速增長而膨脹,畢竟整個農業市場多大,恐怕除了一些專家外,林濤算是非常清楚的了!現在才做到哪裏?不過是西瓜裏取了芝麻大一塊而已!

一個精準把握到了農民的思想脈絡,帶著後世多種營銷手段,又不是守財奴式的人物,還有著清晰的發展思路的年輕人,憑什麼成功不了呢?

武成化是一輩子也無法想象得到,他是在和什麼樣的人物打擂台的!

就在武成化黯然認輸,還在想著其他辦法準備在以後再來一波對抗的時候,林濤已經開始布局對付他,或者他背後的國際種業了!

後世,國際種業更多的把目標對準了東三省,西北隻是附帶的,但林濤絕對不允許國際種業在這片土地上坑害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