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濤找的人叫羅林,是央視農業頻道駐西疆省記者站的記者。後世林濤代表單位和羅林打過交道,知道這位是非常務實的記者,對於掏錢出稿子那一套不感冒,對於實際的東西相當的感興趣。
從吐魯番出來後,一路上林濤對於找供貨商並不怎麼感興趣,因此他的時間比較多,抽空就寫了個腳本。
雖然林濤沒有專業學習過劇本,但兩世為人,對於一些基本的東西還是了解過一些的。曾經看到過同事兼職給別人寫的劇本,所以對於格式還是清楚的。而且在寫劇本之前,林濤還把前因後果寫了出來,他相信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裏,隻要羅林看到這個東西的內容,應該還是會答應這件事情的。
到了記憶中的地址,林濤看著那塊牌子,鬆了口氣,還好沒變。
敲了敲鋁合金門,裏麵有人應了聲:“門沒鎖,進來!”
進去是個樓道,林濤看了一眼牆上的示意圖,然後左拐到了羅林的辦公室,看門隻露條縫,想到一句俗話:“進出不關門,不是西疆人”,便笑了笑,再次敲了敲門。
“進來!”
這一次聲音比較大,而且有些不耐煩,還是剛才的聲音,林濤推門進去,就看到了戴著眼鏡的羅林。
比上一世見到的年輕些,但頭發有些亂,臉色也不太好,看著仿佛更加憔悴些。
“你找誰?”羅林扭頭看了林濤一眼,繼續低頭處理自己的文件——在電腦上。這時候用電腦辦公算是比較先進的了。林濤看到羅林打字的姿勢,雖然不快,但比較穩,看得出來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羅記者,我就找你。”林濤走到羅林的電腦桌前道:“我叫林濤,今年剛從八一農學院畢業,有個稿子想投到咱們農業頻道,麻煩羅記者給審一審。”
羅林大約是見多了這樣來投稿的,頭也不抬的道:“什麼稿子?你也知道我們是電視台節目,如果是文字稿的話一般是不收的。如果是錄像的話,先放那裏,有空我看看,留下你的地址姓名聯係方式。”
林濤解釋道:“我這隻有一個腳本,不過我相信羅記者看了後一定會感興趣的……”
“給你一分鍾的時間服我!”羅林對於林濤的自信並沒有太多情緒上的波動,不知道是見多了還是覺得不需要有什麼情緒波動:“你應該是想讓我們拍出來吧?那先把關注點出來。”
一分鍾的時間?還真看得起我啊!
林濤頓時感覺壓力山大,這年輕的羅林比後世多了幾分銳氣,少了一些世故,不過林濤覺得這才是羅林真正的性格。
“關於民族團結、共同致富、開發綠色特色農產品的事情。”林濤想了想,把幾個關鍵詞拋了出來,“重點是講吐魯番地區一個高中畢業的維吾爾族農民,對於現在市場上各種劣質加工葡萄幹事情的憤慨,立場打造純然無汙染綠色葡萄幹的事跡,並且與漢族企業主攜手完成葡萄幹深加工,推向市場,帶動村民致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