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官場上的人總是喜歡自己猜測和分析時局,假如他們知道在上次華子建任命的省常委會上,這個謝部長也是持反對的意見,不知道他們現在做何感謝?
\t他們怎麼想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因為就算沒有謝部長,憑借他們這些人,也是對華子建沒有多少威脅的,真正在這個房間裏,對華子建威脅最大的當然就是冀良青了。
\t同樣的,對冀良青威脅最大的人,也對應的是華子建,於是在冀良青談笑風生中,他心中卻一點都不輕鬆,謝部長今天的表現,實際上帶給冀良青的是極端的恐怖,他看的出來,謝部長不是虛與委蛇的作秀,從謝部長看到江可蕊的眼光中,從他那已經有點晶瑩的眼眶中,冀良青確定,謝部長對江可蕊的關愛是真實可靠的。
\t愛屋及烏,所以謝部長今天就是有意的給華子建撐這個麵子,立這個威嚴。
\t這讓自己以後就舉步維艱,自己想要聯合其他人對華子建發起攻擊的時候,所有聯盟者第一個都會要考慮到謝部長。
\t但冀良青還知道,華子建的身後還有比謝部長更威猛的北江省一號人物,這兩者相疊重加的籠罩住華子建之後,自己再想和他一較長短,隻怕真的力不從心了。
\t而且現在更讓冀良青迷糊的是,到底謝部長為什麼這樣?
\t難道說季副書記也已經轉變了對華子建的態度了嗎?要是那樣的,可以說,在新屏市華子建已經成為無敵的王者了,自己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不說他紛繁狡詐的手段,就是身後那兩大陣營的威攝,新屏市就沒有誰敢於對他發出挑戰。
\t冀良青的鬱悶是可以理解的,今天的酒宴也是冀良青最為痛苦的,他一麵要思考很多問題,一麵還要主導著宴會的進程,氣氛和歡樂,還要投謝部長之所好的和華子建,和江可蕊親昵,真誠的說說話,這真的很難為他,也就是他了,換成一個稍微沒有底蘊,沒有城府的人,隻怕就會露出一絲心中的想法。
\t冀良青不會的,因為他的老道和圓滑讓他可以從容的麵對這一切。
\t不過在吃完飯之後,送走了謝部長,冀良青回到了辦公室,再也耐不住心中的焦慮了,他給季副書記去了個電話:“季書記,我冀良青啊。”
\t電話中傳來了季副書記的聲音:“嗯,你好啊,良青同誌。”
\t“今天謝部長新屏市了。”
\t“我知道。”
\t冀良青直言不諱的說:“但在後麵的宴會上,謝部長特意邀請江可蕊帶著孩子到了現場,這讓我很意外。”
\t電話那頭就沒有了聲音,季副書記似乎也沒有預計到這樣一個情況的出現,他需要認真的分析一下謝部長的心態,也分析一下這件事情會形成什麼樣的結果。
\t但顯而易見的,季副書記得出的結論並不太好,因為季副書記也能判斷出那種情況所產生的影響,他沉吟了好一會,才說:“這有點讓我也驚訝。”
\t冀良青說:“是啊,季書記,而且我沒有看到做戲的成分。”
\t“當然,謝部長不需要做戲,以他現在的資曆和級別,在北江省他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現在的事情說明了什麼?我暫時還不能準確的回答你,等我找機會和謝部長好好聊聊在說吧。”
\t冀良青點頭說:“我有種擔心,當然,這或許是我自己多慮了,但我總感覺這事情不大對,好像謝部長對華子建改變了看法。”
\t“也許吧,但你也不要胡思亂想,先這樣了。”季副書記掛上了電話。
\t冀良青是看不到季副書記的表情的,但他還是可以想象的到,季副書記肯定和自己一樣,開始對這件事情帶來的嚴重後果思考起來了,不好好的一點是,季副書記並沒有改變對華子建的看法,這讓冀良青多少還是放心了一點,因為有季副書記和蘇副省長等人對華子建的鉗製,自己在麵對華子建的時候,終究要好過一點。
\t華子建回到家裏,也在思考,不過他和冀良青,季副書記的思考是不一樣的,對今天謝部長的支持,他心存感激,但更多的是感到了壓力,就在今天之後,自己已經不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副市長了,自己是新屏市的市長,貨真價實的市長。
\t而市長首要任務就是要讓新屏市變得更為美好,讓新屏市的經濟,環境,以及各項指標都邁入一個讚新的領域。
\t自己曾今問過謝部長,說自己更合適做新屏市的市長。
\t那麼接下來自己應該從什麼地方入手才能改變新屏市現有的狀況,現在已經沒有推卸的餘地,因為自己是市長。
\t這個問題纏繞在華子建心中,讓他整個晚上都翻來覆去的沒有休息好。
\t在第二天,華子建還是在考慮這些問題,全市的經濟工作如何再上一個台階,目前,新屏市五縣三區,主要依靠的是煙葉種植,以及一些客商的投資,當然,更多的還是依靠開采礦山,出賣土地來獲取經濟的增長。
\t目前,華陽縣的發展步伐遠遠過了其他縣區,因為沙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已經成了規模,華陽縣財政收入已經躍居全市第三位,雖然它的財政收入比不上大宇縣以及南區,可是,華陽縣農民是最富裕的,農民有錢了,刺激了消費,所以,華陽縣的經濟展已經步入良性展的軌道,其餘的縣區,在農村展的道路上,還在苦苦掙紮,雖然專業合作組織已經在各縣,區大力推廣開了,可是,要想讓農民真正富裕起來,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t地方大,人口多,發展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華子建想破了頭,也沒有找到好的展之路,市政府已經下了文件,要求各縣區全麵完成今年所有的經濟指標,嚴格說,怎麼去施政,是縣區政府的事情,市政府不能幹涉過多,所以,華子建慢慢將目光集中到了北區和開發區。
\t這兩個地方,在經濟上,主要還是依靠市政府,所以,加大北區和開發區的經濟發展度,自然能夠帶動其他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