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因外力又很可能含有惡。惡總是乘虛而入,我們的弱點是它最樂於鑽入的空隙,我們的缺點是它最喜愛的溫床,我們的失誤舛錯等於是開門揖盜,惡會活蹦亂跳地登堂入室,從而作弄、蹂躪我們心靈中的良知和善。

當我們對外因外力的分析估量導致第二種感受時,我們仍要保持冷靜。

是惡造成了我們的逆境,當這一意識確立時,如何冷靜得了?

要有一套冷靜術。

首先是物理方式的排遣術。

例如,在自己家中,把櫥櫃中一些早已用舊的瓷盤瓷碗,集中一處,然後找一適當地點例如室內相對空曠的一角,或陽台之上,將它們逐一高舉擲下,在砸碎瓷盤瓷碗的過程中,發泄心頭的怨怒。

又例如,到戶外,昂首挺胸,快步行走於人行道上,遇對麵來人迅速繞過,或以咄咄氣勢使來人主動閃開,一路上不必用腦,隻圖痛痛快快前行如飛,行至一定距離折回,方式如初,待回到家中時,略做體操再加舒展,則心中鬱悶,必得銳減。

莫以上述物理方式的排遣術為淺陋。初墜逆境,此種排遣術可收立竿見影之效,使自我不至於在正式的社會活動中陷於狂躁或抑鬱,得以冷靜地處人待事,以渡難關。

比這類方式高一級的可稱為化學式排遣術。

這包括吃好、睡好和玩好三個方麵。吃可補養身體,睡可平衡精神,吃、睡中自然都有一係列的化學反應,而玩則是把良性的化學反應導向一個高潮,文靜式玩法如去公園賞花釣魚,活潑型玩法如登山遊泳,如能在玩中引發出微笑、嬉笑乃至大笑,則體內的化學反應必將更趨活躍而激發出勃勃的生機,正是逆境中最寶貴的避暗求明之利劍。

有人在逆境中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玩又沒有條件,笑不出來隻想哭,那麼,找個無人在旁的機會,大哭一場,哭個號啕淋漓,也能激活體內化學反應,導致良性的調節效應,痛哭之後,人就會心理鬆弛而歸於冷靜理智。

人在逆境中,最令他痛苦的,往往倒不在那襲向他的惡,而是受惡影響、控製的人群。

逆境逆境,“逆”還可受,“境”卻難熬!

熬過逆境,需有一種觀照意識。

拉開與惡的距離,拉開被惡控製的人與事的距離,並且拉開與逆境中的我的距離,跳出圈外,且作壁上觀。

這是真正的冷靜,徹底的冷靜。

讀過楊絳女士的《幹校六記》嗎?所記全係逆境,然而保持著一種適度的距離,於是成為一種超然的觀照,在觀照中透露出一種對惡的審判與鄙棄,顯示出人性與理智的光輝。■

摘自新世界出版社《風箏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