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青海(1 / 3)

杜玫八月底之前入場,9月起是珠寶行業的銷售旺季。9月份一個月,在商場的那八個櫃台做了不到3萬生意,在機場的兩個櫃台倒是做了五萬生意,但是機場的扣點要遠比商場更高,於是杜玫兩處都虧得她找不到北。

張子淳和高平江卻非常高興。他們本來以為第一個月能做幾千元的營業額就算不錯了。兩人分析了一下,覺得主要還是款式和價位對路,杜玫的貨款式符合都市年輕白領女性的審美,價錢又偏低,所以走得快。

高平江說:“必須嚴格控製價格,小件控製在5000以下,大的掛件控製在15000以下,最多不能超過2萬。”

接下來的幾個月果然營業額直線上升,兩處每個月都在10萬以上,一月份後居然兩處都能持平還略有盈餘。張子淳跟高平江都非常興奮,入場三個多月能扭虧為盈,算是神速了。

高平江對杜枚說:“客戶買過一次,就表示她們認可你的風格,同時也會記住你的品牌。你現在已經在積累你的客戶了,今後肯定會越來越好。我說過你能做大,果然沒錯。”

春節一過,徐航就到各個商場去跑櫃台,跟幾家商場談妥,隻要有人撤櫃,就讓瑰石進場,而機場那邊則答應在三個航站樓都給瑰石一個單獨的小門麵,至少可以擺上一圈六個櫃台。

擴張的勢頭如火如荼,幾個股東卻愁眉不展,頭疼欲裂4個人遇到了最棘手,最無法解決的問題:原料緊缺。

杜枚公司的產品80以上是金鑲和田玉,每個月的銷售總額中95以上是金鑲和田玉。和田玉是杜枚接觸時間最長,感悟最深的原料。

別的品種,像翡翠,都來自那塊開出的料,因為幾乎都是高檔料,一個月就能賣出一點冰糯種的貨,其他的滿綠鐲子戒麵之類,幾乎紋絲不動。杜枚現在對珠寶行有價無市有了最切膚的感受,

杜玫還有點零星的彩寶,珍珠啥的,但是都不成氣候,而且高平江也認為興之所至設計點別的雖然不錯,但是每個公司都應該由自己的主打產品,這樣才能給顧客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現在公司剛起步,特色更顯重要。所以高平江建議杜玫主要就做和田玉,而且是和田玉中的白玉。

杜玫所有的原料都來自和玉公司的邊角料,張子淳早就不往外批發邊角料了,並且叫蘇州上海把邊角料統統發往北京,但是他手裏邊角料十分有限,杜玫進商場4個月用完了和玉公司所有的積攢。張子淳開始打算從市麵上為杜枚購入和田玉,但是市麵上料價實在太過高昂,平均一克和田玉要賣1500元,價錢是黃金好幾倍。如果從市麵購入,高平江規定的最高限價就要維持不住。即使不考慮價格原因,杜玫需要的一級白料的碎料本來就極少極少,而且今後會越來越少

高平江再三思考後,說:“用一級青海料代替和田玉。杜枚的產品特征是潔白細膩,因為都是鑲嵌過的,對油潤度的要求不像玉石雕刻那麼高。青海料能滿足她的需求。而且即使這樣,我們的用料也比別的大牌好,他們一般都用俄料甚至韓料,顆粒粗不說,顏色也不行。”

杜玫開始用青海料設計產品,反而覺得比更得心應手,因為青海料質地較白而且透明,能做出更輕盈靈動的產品,而且青海料質地相對比和田玉脆,鑲嵌時容易破裂,這樣就增加了加工的難度,市麵上如果想要仿製的話,要麼代價太高,要麼粗糙不堪,這就保障了她產品的獨特性。

但是自從奧運會後,無論是新疆和田玉還是青海料都暴漲,尤其是青海料,忽然間名聲大噪,去年一年裏麵,價格暴漲,目前已經到達兩萬一公斤。高平江和張子淳核算後,發現利潤越來越微薄,即使現在勉強能撐下去,也非長久之計。

春節後,杜玫公司飛速擴張提上了日程,四個人被原料緊缺壓得喘不過氣來。

高平江咬咬牙:“我去青海開礦。”

高平江此言一出,其他三個都跳了起來。

杜枚急得大喊:“別去。”雖然在新疆開礦的日子很有趣,但是杜枚實在不想再經曆一遍了,尤其是張子淳得病和司迪克斷臂這兩件事在杜枚的大腦裏留下了永恒的烙印,已經成為了一種精神創傷。高平江一說要重返昆侖山開礦,杜枚腦子裏就是種種幻像:高平江病了,死了,缺胳膊斷腿了。

杜枚感覺到自己再也承受不起這種損失:“性命比錢重要,我們夠有錢了,多到我們10輩子都花不完,沒必要再去冒險。”其實四個人生活都相當簡單,三個男人既不買豪宅養遊艇,又不包養女模特讚助女明星,靠吃飯穿衣一年能花多少錢。至於杜枚,除了一年買幾件禮服外,一直在張子淳那蹭吃喝,連基本生活開銷都沒有。

高平江搖搖頭:“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我們要擴張,我的公司做業內生意,張子淳公司做得太高端,我們兩個的公司都客戶非常受限製,隻有瑰石公司直接麵向中檔消費者,能無限製的發展膨脹”

張子淳和徐航都反對高平江再去開礦,兩人對再上昆侖也是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