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韜自由主義新聞思想探析(1 / 3)

【摘要】王韜是中國近代新聞史上的開山人物,他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義新聞思想體係和理論體係,其核心內容主要體現在辦報立言、言論自由、民本思想、文人論政等四個方麵。他的自由主義新聞思想影響了後來的一大批人,但不可否認,其思想也帶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

【關鍵詞】王韜 新聞思想 自由主義 《循環日報》

王韜是近代中國第一個明確提出報刊言論自由思想的人,同時也是第一個將西方的自由主義理念係統傳入中國的新型知識分子和自由主義報人,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報刊自由主義大師”。①王韜以其在中國近代新聞史上的功績備受讚譽。方漢奇教授評價他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報刊政論家”。②林語堂稱他為“中國新聞記者之父”。洪深認為王韜是一位水平高超的編輯、作家。白瑞華稱王韜為香港早期中文報紙的領袖,其在報業的地位與後來梁啟超在雜誌業的地位相頡頏。③戈公振先生在《中國報學史》中更是稱讚他為“中國報界記者名聞世界之最早的一位”。④

一、王韜自由主義新聞思想的核心內容

16世紀下半葉到17世紀,是西方自由主義新聞思想的奠基時代。英國的約翰·彌爾頓是自由主義新聞思想的奠基人,他在《論出版自由》中提出了自由主義新聞思想的基本概念。人類是具有理性的,並享有許多不能被剝奪的天賦權利,如生存權、自由權、財產權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等,而新聞自由乃是一切權利的監護者和保障者。

中國的自由主義新聞思想,在王韜之前就已經出現。太平天國時期洪仁玕認為“上下情通,中無壅塞弄弊者,莫善於準賣新聞篇或設暗櫃”,⑤但由於其思想基本上是空想,所以,一般認為王韜是近代中國第一個提出報刊言論自由思想的人,實現了言論自由從空想到現實的飛躍。

1、辦報立言,倡導資產階級改革

王韜的政治理想和辦報主張是一脈相承的,他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在報紙上提出實行君主立憲的人。王韜毫不隱諱地宣稱,他創辦《循環日報》的目的是:“日報立言,義切尊王,紀事載筆,情殷敵愾,強中以攘外,諏遠以師長。區區素誌,如是而已。”⑥王韜處處以“立言”為辦報目的,利用《循環日報》這塊陣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係列改良主張。他鼓吹仿效西方,讚美日本明治維新後走西方的道路取得的成效。為了衝破封建儒學的束縛,王韜在“立言”中反複論證“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

王韜以《循環日報》為陣地,發表了大量政論文章,剖析時事,抨擊時弊,表現了強烈的愛國思想和憂患意識,充分體現了中國進步文人以國事為己任,敢於為民立言的優良傳統。《循環日報》是中國報刊史上第一個以政論為主的報紙,也是早期資產階級改良派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的重要陣地。王韜的這種辦報立言的思想,不僅是我國近代報刊的一個顯著特點,而且直接影響了後來在我國新聞史上形成的 “政論時代”。

2、在封建專製的禁錮之下,首先提出言論自由的要求

王韜讚美歐洲各國的報紙能達彼此之情義,通國內外之消息,對國家大事“辯論其是非,折中其曲直”,群情輿論得以見諸報端,受到當局的采納。他向往在中國的大地上,有朝一日也能自由辦報,出現那種“清議所至,足以維持大局;主筆之事,位置卿相。國有大戰事,投筆從戎,隨營記錄,視其毀譽以為勝負”的局麵。他認為這一局麵的出現,皆以開放民主、言論自由為前提。為此,他多次提出了言論自由的要求,要仿效西方的辦報實踐,認為清政府不應該壓製輿論,而應鼓勵民眾積極“言政議政”,這才是國家“興盛發達”之表征。

王韜的辦報思想代表著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願望和利益。他敢於向封建言論挑戰,要求清朝統治者放寬言禁,允許各省會創辦報紙。其辦報思想散見於他的許多論說文章和信函之中。在《論日報漸行於中土》、《論中國自設西文日報之利》、《論各省會城宜設新報館》三篇文章中,集中闡述了其言論自由的辦報思想,尤其體現在《論各省會城宜設新報館》這篇專論中。他指出辦報要“直陳時事,無所忌諱”,“若直陳時事,舉其利弊,不過欲當局采擇之而已。”,以便形成“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的清議之風。在論述中雖然沒有明確出現“民主”,“自由”這樣的詞彙,但是卻包含了豐富的民主、自由的思想。這在19世紀中葉的封建集權時期,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