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FeoniX操作係統構建(1 / 2)

項目組動員會開過後,按照日程安排,接下來就是為期一個月的培訓。

培訓的工作肖遠並沒有參加,具體的實施他主要交給了段炎月,劉冬,以及實驗室參與項目的導師王博方和另外幾個研究生,培訓的方式也不是傳統的一個人講大家聽,而是采用了比較新穎的討論組方式進行的,這種方式能夠讓所有的項目組成員,在接受培訓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各自的主動性,以一種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來接受新知識,新理念。

對於自己的能力,肖遠有著充分的認識和定位,在Linux係統,以及即將要在其上開發的軟件上,他自認為自己是權威,所以,課程的內容是他製定的。

但是,如何將這些內容傳授出去,讓項目組成員更容易的接受,卻非他的強項,所以在培訓的實施方式上,他充分利用了自己能利用的資源,和段炎月以及劉冬先行研究,製定出初步的培訓方案,然後又和老媽楊靜宸,以及王博方商量後,反複修改,最終才確定下來的。

當培訓工作進入正軌後,肖遠並沒有因為不用參與具體的培訓而輕鬆下來,他還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所以,培訓的一個月時間,他每天的日程都排的滿滿的,出了上課之外,幾乎所有的課餘時間,都在忙碌,甚至陪夏九瀅的時間減少了不少。

夏九瀅也沒有因此產生什麼抱怨情緒,相反她對肖遠的工作非常支持,經常會主動到肖遠的辦公室找他,然後坐在一旁靜靜的看著他忙碌,在他累了的時候,給他添杯茶,幫他按摩一下肩背,緩解一下他的疲勞,所以肖遠在這一個月裏,雖然忙碌,但是卻也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紅袖添香般的日子,十分的愜意。

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裏,肖遠要把項目正式啟動所需要的環境搭建起來,以便在項目培訓結束後,項目組的人員能夠迅速的投入工作,而不因為編程環境問題而耽誤項目進度。

培訓剛開始的一周,由於隻是理論的學習,肖遠在這一周內,在人工智能實驗室安裝了七台Linux主機,配置著七台主機肖遠花了三天時間,其中主要的時間都花在了對這些主機內所包含硬件的驅動配置之上,之所以用了這麼多時間,卻是因為Linux在99年的時候,針對PC硬件的驅動程序並不是特別豐富,肖遠需要從網絡上尋找相應的驅動,甚至需要對其源碼進行改造,重新編譯,使之能夠更加有效的對硬件進行驅動。

所以,當肖遠把驅動全部調試好,七台Linux主機可以正常運行之時,這七台主機對其硬件的利用率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他為此專門編寫了一個程序,做了一下測試,同樣一段程序在他配置好的Linux主機上編譯運行,運行速度比同等配置下的Windows98主機提高了將近百分之五十,這個結果簡直是個奇跡,讓當時在場的實驗室的師生,以及項目組的成員們為之驚歎了好久。

配置好Linux主機後,肖遠又在其上安裝了相應的C++編譯器,調試器,以及需要用到的C/C++基礎開發庫,這個工作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隻用了一個上午就全部完成了。

接下來是編程工具的配置,在編程工具上,肖遠選用了他最熟悉的vi。

vi是一個神器級的文本編輯器,是Unix係統,以及類Unix操作係統,諸如Linux,或者BSD上的標配,就像Windows上的記事本一樣,擁有最廣泛的用戶基礎,當然記事本隻是一個簡單的純文本編輯器,而vi除了具備純文本編輯器的基本功能外,通過其支持的腳本擴展,能夠實現的功能幾乎可以說是無限的,因此說它是神器級的編輯器,一點兒也不為過。

七台Linux主機上的vi經過肖遠的精心配置,雖然表麵上和沒經過配置的vi看起來一樣,但是其背後所具備的強大功能,已經和windows下的Visual Studio不相上下,甚至猶有過之,而且vi在保證其功能的前提下,卻能具有記事本一樣的反應速度,這樣的現實讓實驗室裏一直在使用Visual Studio進行工作的研究生們都是躍躍欲試。

所有這些工作花了肖遠五天時間,之後他又花了兩天的時間,專門寫了一個編程環境操作指南,並將之做成了Wiki的形式,暫存在那七台Linux主機之上,以後開源社區的所有的軟件開發文檔,都會以Wiki的形式進行編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