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互聯網思維的概念已經炙手可熱,以致讓很多傳統企業患上了焦慮症,然而國內還鮮有可以學習的標杆企業。在這一輪熱炒中,很多被大家關注的新興企業雖然賺足了眼球,但事實上它們還不具備真正的互聯網思維。這些企業可以粗略地分為兩種:一種是拿互聯網思維作噱頭,骨子裏卻是傳統營銷炒作的“詐屍”,換湯不換藥,用些雕蟲小技誤導大眾;另一種是具備了互聯網思維,已經在探索過程中,但過分倚重創新而根基不穩的踉蹌前行者,它們雖然表麵風光,但如果不能從骨子裏彌補自己的不足,最終還是會跌跟頭。而更多的企業還處於觀望階段,不管是躊躇滿誌,還是茫然失措,它們都沒有徹底改變的決心與行動。
當大家還在熱烈地討論互聯網思維到底是一場偉大的文藝複興,抑或隻是一場皇帝新裝的巡遊時,我們還是能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海爾,人們心中與互聯網相距甚遠的白色家電企業。個人認為,國內企業中海爾是最值得學習的應用互聯網思維方麵的典範,特別是年前海爾在年會裏提到“無用戶全流程最佳體驗的產品都不應該生產,無價值交互平台的交易都不應該存在”,並取消了全部雜誌硬廣,這更顯示了海爾變革的決心。
海爾這家企業從誕生就具備破壞式創新的基因,它是中國企業中具有管理思想、會獨立思考的典範之一。它不斷地折騰自己,從來不認為自己隻是賣家電的,總是要突破現有家電行業的產品與服務形式。所以,海爾具備互聯網思維也就不足為怪。
同時海爾有張瑞敏這樣愛琢磨的當家人,以及比較好的創新文化,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海爾最值得我們學習的互聯網思維實踐來自以下幾個認知:價值本位的思考互聯網思維的出發點是價值本位。互聯網改變了價值的生產方式,價值存在的載體,價值傳播的渠道,價值產生的過程,以及用戶對價值的感知與判斷,等等,這種改變能否在商業中創造價值成為我們判斷的基本原點,不管是企業、員工、合作夥伴,還是某項工作、某個活動、某個產品都是如此。有些事情的確帶來可觀的利潤,但事情本身毫無價值,比如利用信息不對稱的獲利,未來很難有發展空間。價值本位是海爾的判定依據,因此它會放棄一些東西,會升級所有簡單的交易關係,會強調用戶全流程最佳體驗。
價值生態圈的構建互聯網思維就是要構建一個以“我”為內核的係統,而且是自運行、自相一致的,同時也是開放、互聯的。未來的企業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插座企業”,又稱為“價值網絡太陽型企業”,它們是價值網絡中的核心企業,牽動其他企業圍繞自己運行;另一類是“插頭企業”,又可叫作“價值網絡衛星型企業”,它們依附核心企業生存,話語權有限。價值生態圈的構建不是拉一群人,或是找一堆粉絲,自己組建一個圈子,而是要從根本上消除價值距離。這個價值距離是你與用戶、合作夥伴、員工,甚至是內部部門之間、不同流程之間,流程中不同活動之間的距離。而且這個係統不是封閉的,對內對外都應該開放,這樣你才能真正無邊界,真正產生迭代,真正關注用戶體驗,將個性化需求產品化,你的員工也才會真正創新。海爾從原來的SBU(戰略業務單元)到人單合一,到現在“天樽”(智能空調)產品的交互平台,一直在努力嚐試,它稱之為並聯的生態圈,顯然海爾想要成為價值網絡的核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