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總兵降職夫人兒子伏法(3 / 3)

北亮問道:“小舅舅找我們有事嗎?”

朱高煒不好意思直說,他把話題轉了個彎,道:“想你們了,來看看你們倆。”

北亮直爽,說道:“小舅舅,有話就直說,我和哥哥聽著哪。”

朱高煒道:“你們哥倆都得了名刀,我來問問天下還有名刀沒有?”

北亮道:“據我所知,天下第四名刀在青海塔兒寺裏,那刀表麵有層紅色鍍膜,刀口鋒利無比,可吹發斷須,象牙鑲的刀柄,上有蘭寶石,鯊魚皮的刀鞘,金絲拤的蛟龍,關建寫的兵器譜把它命名天下第四刀,我看它應該排在第一才恰如其分。”

朱高煒問道:“那得怎樣才能弄到手哪?”

北亮道:“隻有一個字——‘偷’,別無它法。”

朱高煒又問道:“你們哥倆能幫這個忙嗎?”

北明撓撓腦袋道:“幫忙沒問題,隻怕父親不同意!”

朱高煒把眼睛一眯道:“咱們明天就走,臨走時給家留下一封信,來個先斬後奏。”

北亮道:“也隻好這樣了。”北明哥倆到庫房支了五十兩銀子,做好了出發前的準備。

早晨,吃完早飯,北明北亮到馬廄牽出了兩匹青海馬,到北門和朱高煒彙合。朱高煒早就等在那了,見哥倆來了,上前說道:“咱們走吧!”三人打馬一路小跑,向西寧方向奔來。

這天來到了西寧,見天色黑了下來,便找了個旅店住了下來。西寧位於湟水中遊穀地,扼青藏高原的東北門戶,向東沿湟水順流而下可達中原,向西翻過日月山可達藏,唐代文成公主進藏從西安出發經由西寧,翻過日月山到達拉薩的。東晉年間,河西走廊出現了割據政權,“絲綢之路”受阻,這時來往東西方的客商改道西寧,沿大通河穀北上,翻達阪山到河西走廊的張掖,形成了一條“絲綢南路”,故西寧有“天河鎖鑰”,“青海咽喉”之稱。西寧是藏漢蒙回的一個雜居地,明洪武十九年築城,人口三萬餘,設西寧府和青海總兵府。

一宿無事,第二清晨,三人洗漱完畢,吃完早飯,騎馬向湟中魯沙爾鎮的塔兒寺進發了。湟中塔兒寺座落於湟中魯沙爾鎮,距西寧五十餘裏,全寺麵山背嶺,殿宇重疊,佛塔林立,是喇嘛教中的六大寺院之一,西北佛教中心,也是黃教始祖宗喀巴的誕生地,寺院金壁輝煌,屋瓦鍍金,光彩奪目,沁人心脾。寺內有三絕:一絕是壁畫;二絕是堆繡;三絕是酥油花。

三人來到了魯沙爾鎮,小鎮不大,是一個鍋莊,鍋頭叫阿巴,為人和善,是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見三人要住店,便把三人讓進了裏邊的房間,阿巴親自拎了壺奶茶來到了房間裏,給客人倒上奶茶,放下茶壺走了。

朱高煒跟了出來,和鍋頭阿巴嘮了起來,兩人越嘮越近乎,索興朱高煒要了盤手抓肉和一壺酒兩人喝了起來,兩人越喝越興奮,便成了莫逆之交。阿巴問朱高煒:“兄弟,來這荒山野嶺幹什麼來了?”

朱高煒實話實說道:“來取一把刀。”

阿巴迷迷糊糊又問道:“什麼刀?讓兄弟這麼大費周章?”

朱高煒道:“是把名刀,叫冬夏寒冰刀。”

阿巴再問:“這刀有什麼特點?”

朱高煒神秘地說道:“砍鐵不卷刃,殺人不沾血,是天下第四名刀。”

阿巴眨巴了一下眼睛說道:“怪不得兄弟跑這麼遠來取這把刀哪。”

朱高煒問道:“大哥,你知道此刀藏在寺裏什麼地方嗎?”

阿巴擺擺手道:“不知道,但我有辦法讓你知道。”

朱高煒又問道:“大哥有什麼辦法能讓我知道此刀藏於何處?”

阿巴道:“你可以拿他們的小金佛,讓他們用刀來換小金佛!”

朱高煒再問道:“小金佛比此刀更重要嗎?”

阿巴道:“那當然了,小金佛是他們鎮寺之寶,沒了小金佛他們還怎麼能撐起塔兒寺的輝煌大名呢?”

朱高煒稱讚道:“兄長聰明,兄長聰明啊!”

兩人一直喝到了天黑,都有點醉了。朱高煒扶著牆回到了房間,躺在上倒頭便睡,一覺睡到了半夜,睜開眼睛見北明北亮正在穿夜行衣。他問道:“啥時侯了?”

北明道:“子時了,小舅你睡覺吧,我們哥倆去塔兒寺探探路,回來再商量采取什麼辦法。”

朱高煒身子一tieng坐了起來,說道:“咱們爺仨一塊去,先偷他們的小金佛!”

哥倆明白了朱高煒的意思,坐在旁邊上等著朱高煒穿夜行衣一塊去塔兒寺盜取小金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