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集結號令(1 / 3)

正當菲羅國的軍隊打算用剩下的士兵們再一次突擊巴府時,巴府城中的七十五萬雄兵已經集結就緒。因為此次戰役聲勢浩大,所有臣民都是對菲羅人格外戒備,鬧得即便是城中普通百姓想互相打探軍隊情況都沒人會說,甚至還會被懷疑是不是菲羅派來的細作。如此一來,伊萬得到的消息,僅僅是知道了已經有幸國援軍進入了巴府與圖林兩地,而具體是多少並不知道。直到他們打算進攻的前一刻,才有了一個線報跑了回來,告訴了伊萬確切的數字。

這一下,伊萬的如意算盤徹底打破。隻是,他很明白自家的皇帝是個什麼脾氣的人,倘若此次戰事打不出個好結果……

誰都不知道,伊萬此刻心裏的盤算。他並沒有將敵軍的情況公之於眾,隻是讓線報離去,而後卻又命人殺了那線報人。

不多會兒,兩軍再次相見。

讓伊萬意料之外的是,他確實沒想到,向隆竟然會離開圖林親自跑到巴府來助陣。因為在他眼裏,圖林應該是個比巴府更重要的地方,厲害的主將就應該守在圖林才對。

當然,向隆也有同樣的想法。而就因為大家一貫的想法都是如此,自己才更是要反其道而行。不出所料的,伊萬說了會撤軍,但並沒有說撤了巴府的軍。正因為這兩點,向隆才更加確信,伊萬很有可能繼續進攻巴府。

“伊萬將軍,我們又見麵了!”向隆像是見了老熟人一樣地與他打著招呼。伊萬也同樣回禮:“是啊,這位猛士,我們又見麵了!對了,我該怎麼稱呼你才好呢?”

聽了伊萬的話,城門上的一眾人笑了,向隆看了看大家夥兒,回道說:“你就叫我老大吧,我們這兒都這麼叫我!”

伊萬畢竟不是幸國人,並不知道老大除了是指的一家子裏最大的一個孩子以外還有什麼意思。於是,他也就很隨意地這麼稱呼了起來:“那好,老大打算今日如何應戰呀?”

向隆手架著城牆磚,像是很輕鬆的樣子:“那……這樣吧,你們也試試看,我們幸國的傳統戰法如何?很簡單,就是每次都派出一個主將,一對一單打,打完三對主將後,看勝負。若是平手,那就各自撤回擇日再戰;若是某一方勝出,失敗方肯撤軍投降那就不用再戰;若是失敗方不願意投降,那麼就開始進軍!伊萬將軍,可聽明白了?”

伊萬點點頭:“好,這種打法很不錯,我很喜歡!那就開始吧!”

為了提升氣勢,幸國第一個出戰的將士則就是王元天。他也是天生愛打頭陣,若是有人要搶了他的風頭,即便是向隆也是不讓的。對方派出了一位前鋒,也是個驍勇善戰的猛士。而手裏的武器,則看得王元天很是奇怪——那是一把非常細長的劍,這是在幸國從未見過的。

王元天心想,自己手裏的棍子也是個長條子,隻是不如那劍鋒利但是比那劍粗得多,想必可以一擊就打斷了那細長劍吧!

當二人走近,互相行禮後,忽然王元天又轉念一想,對方派出此人作為首戰之人,那必然也是不可小覷的。於是,收起了自利的心態,仔細觀察著這個奇怪的對手。

菲羅人的進攻模式都是如出一轍的,還不等王元天這個急性子先攻擊,對方的長劍竟然就已經戳了過來。王元天一個躲閃,算是沒有被傷著。他也不甘示弱,一個翻轉欲將那長劍擊碎。誰知,他親眼看著棍子接觸到了長劍,而長劍雖然被重擊卻是毫無損傷!

王元天暗自一驚,想來這細劍必然不是普通武器,如此修長竟然也是韌性十足,那菲羅國必定是有厲害的鑄造工匠。

但即便對方的武器厲害,自己也不能就此膽怯。王元天瞅準了機會,也是一刺,將那棍頭對準了對方的腹部擊去——他並沒有想過這一擊可以給對手造成傷害,他更想看到的是那把細長劍究竟能不能把自己的鐵棍擋開。

果不其然,這細劍還是有些許威力的,那敵將一抽手,細劍最粗的部分與鐔的位置直接卡住了王元天的鐵棍,猛一推,就將棍子撇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