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逆耳忠心(1 / 3)

“鄒老爺!鄒老爺!”突然聽見門外有人大喊著,衝了進來,跌跌撞撞地跑到鄒大珅麵前,“鄒老爺你沒事兒啊!可嚇死我了!你怎麼能都不跟我好好商量一聲就這麼硬生生地去找流寇的麻煩呀你不要命了啊!”此人說話語速極快,向隆在一旁聽著,都覺得他快透不上氣兒了。

“喲,這不是華濛嗎?我聽說你回老家探親,就不曾告訴你。不過你也別擔心太甚,我這不是好好的嗎?哈哈……”鄒大珅心情極好,“來,坐下一起喝杯酒敘敘舊!”

“咳!敘什麼舊呀!這才沒見幾天就敘舊……話說,這位是?”

“哦,何隆何兄弟,今天可是虧得有他幫忙才能夠一舉擒賊!”

華濛作揖,坐在二人身邊,問道:“老爺可有受傷?”

“沒有!好著呢!話說,何兄弟是哪裏人士所從何事呀?”

聽到鄒大珅問到這個問題,鳳鳴閣的老鴇憋不住來插話了。

“這位何大官人可是都城裏的大將軍!”

向隆尷尬一笑,生怕自己再被戳穿,隻能故作鎮定,模仿王元天的樣子讓自己心定。

鄒大珅再一次上下打量起向隆,“嗯……像那麼回事!”

“何止是像,這位何大將軍可還是參與了圍堵皇城一役呢!”老鴇說起了勁,向隆甩甩手想讓她別再多說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媽媽就不用多誇我了,今天客人似是不少,你還得忙著招呼呢吧!”

“喲,也是!那我忙去了啊!”老鴇似是會意了,自覺離開。

“何兄弟真是國之棟梁啊,有一身好武藝不說,還有一副俠肝義膽,此乃朝廷之福啊!”鄒大珅打起了官腔,這可是向隆不喜歡的。“鄒大人,棟梁不敢攀,不過也就是混個安穩日子罷了!”

“哎,瞧你說的!就憑你的身手,當個普通將軍可還委屈你了!一品大將妥妥的!”鄒大珅放開了嗓子大笑而道。向隆不知以何言相對才好了。隻聽那名為華濛的人問道:“何兄既然參加了起義,可否能說說那些日子都發生了哪些事兒?這兒能得到的消息多半都是道聽途說,華某想聽聽親臨者所述啊!”

向隆見這是個轉移話題的好機會,於是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起了自己在那些日子的經曆,聽得眾人皆出了神。向隆心想,自己或許還有說書先生的潛質,以後出門兒可以靠這個混飯吃了。

隻是,向隆不知,其實鄒大珅與華濛確實不是泛泛之輩。華濛乃是那鄒大珅的謀士,精通陰陽數術能掐會算,且人旺也頗高,為鄒大珅在各地都鋪開了眼線,或許那義軍中也有他們的人。而華濛之所以如此問向隆,就是想一探此人的老底。畢竟,隻要聽向隆如何敘述那起義之事,就能知道他究竟是個什麼角色。

鄒大珅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鎮長,唯一比較拿得出手的功績就是那賭館與青樓的收益頗豐,還上繳了不少稅金。而之所以讓他做這兩個生意,華濛也是因為太明白鄒大珅此人的個性才給出了如此建議。鄒大珅為人仗義心胸寬闊且樂善好施,若隻是做個老好人也必然會不受官場中人與商賈的待見,因為多半會被人當做偽君子,而黑道那塊就更不提了。所以,他就幫著鄒大珅做這些生意,如此一來,黑白通吃,人脈更廣闊,口碑也越做越好。畢竟,鄒大珅此人待人極其厚道,願意舍己幫人,所以不少黑道上的朋友也是看中了他的這點特質,才會買他一個麵子,多少在鳳鳴鎮的管理上也比其他地方方便許多。

華濛曾多次告誡鄒大珅,為人行善積德未必就是走所謂的正道,有許多邪道也未必是惡,隻是看人如何去做。這不,全國上下隻有鄒大珅的賭館會幫人保底,決不讓賭客輸到家破人亡,而是在適當的時候就不許那些豪賭而運氣又背的客人拒之門外。另外,那青樓中女子隻要是入了這個地方就有得拜師學藝,數月學習後實在拿不出手的才會去做幺二野雞,且絕不強迫任何女子做不情願之事,給那些女子的分紅又足夠多。自然而然的,家裏貧苦的姑娘就想到了鳳鳴鎮,一人幹活全家都能吃飽,何樂而不為呢?

有不少人家,就想把閨女賣到鳳鳴鎮來。隻是,鄒大珅不願意,總是說若要買斷一個姑娘那就去別的地方問。畢竟,他知道,若如此行為也是傷了陰德,不是什麼好事。因為華濛不斷灌輸給他一個道理——賺錢隻要是賺的良心錢,無論怎麼做都不會有什麼惡事發生。但是,倘若自己一念之差,就可能招來殺身之禍甚至禍及家人。老天看得比誰都清楚,人算不如天算,遂還是好好守住自己的底線為妙。

隻是,這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鄒大珅即便再厚道也總會冷不丁做些讓華濛搖頭無奈之事。畢竟,仗義之人多半脾氣也急躁,一急自然就會釀出禍端。且說,即便是為了救人,傷人性命也一樣是要還債的。華濛總是幫著鄒大珅統計他所做過的每一件出格的事情,並且為他安排種種可以消災免禍的義舉。這多少覺得是在為自己鋪命的意思。但是,華濛明白,命運這個東西,任其隨波逐流還不如搏一搏,否則也白活了這一世。

當年,在他救下淩芸後趕來為其包紮傷口的人就是華濛。當時,華濛見鄒大珅殺了人,且自己也受了重傷,心中就大喊不妙。隻是,好在那是個混亂的年頭,多一個人少一個人官府都不會知道。華濛為了給鄒大珅洗清罪孽,也是花費了不少功夫,比如為那死者厚葬超度等等,雖然他也無法確信這些行為真的有用。

如今,鄒大珅為了清剿流寇,又死傷了不少人。這不,華濛又得趕回來“算賬”。

他們二人聽完了向隆的敘述,鄒大珅對向隆是嘖嘖稱讚誇獎不已,而華濛一直都悶不做聲。

待他們閑聊許久後,華濛便拽著鄒大珅去做清匪善後事宜,把向隆一個人留在了鳳鳴閣中。

次日,向隆正打算好好做一下當下的本職工作,誰知不知從哪裏跑來一個孩子,硬是要進鳳鳴閣的大門找向隆。春兒在門口攔著,但卻也不能對著那孩子動怒似的,隻是一個勁兒地勸著。最後,實在無奈,隻能找人喚向隆前來與這孩子一見。

向隆心想,讓一個孩子在這種場合逗留也實在有傷風化,於是就帶著孩子到附近的點心攤兒上坐著。他給孩子買了兩串紅白相間的糯米團子,讓孩子邊吃邊聊。

畢竟是小孩子,看見好吃的自然欣喜得很。吃到一半才開口說起正經事。

“我叫鄒璟,鄒大珅是我爹!”一聽著孩子竟然是鄒大珅的兒子,向隆有些摸不著頭腦,這個娃來找自己能有何事。

“我聽我爹說,你的功夫可厲害了!我想……我想跟你拜師學藝!”

孩子用一臉天真執著的神情看著向隆,讓人不忍拒絕。隻是,向隆並不是出門玩兒來的,根本不可能有空應付一個孩子。正想著如何拒絕呢,孩子又說道:“我想學藝,想學功夫,是因為我想將來能有力量保護我爹娘,保護鳳鳴鎮的父老鄉親們……隻是,我從來沒遇到過功夫厲害人又好的,爹也總是說那些德行不佳的人即便是功夫再好也決不能拜的!這不,都拖到現在,我已經十歲了,還是手無縛雞之力——我看鎮子裏有好多跟我一般大的孩子都已經會耍大槍了,可我連塊磚頭搬著都吃力!我爹娘根本不肯讓我幹粗活練力氣啊!”鄒璟一臉苦悶,狠狠地咬斷了串團子的竹簽。

向隆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瓜,笑著說道:“有誌氣,你將來也定能成就一番大業!隻是,你爹娘也是心疼你才不讓你學。如今雖不能算太平盛世,但是你爹和當今朝廷還是會好好保護你們的。你趁早還是多讀些詩書學經吧!德行須得行在身形前,你爹的意思你得好好參悟才是嘛……”

鄒璟像個小大人似的歎了口氣,“咳……我明白!我當然有好好念書寫字啦!隻是每天都是那麼文縐縐的,我實在不喜歡!何大哥你就收我為徒吧!”

向隆蹲下身來,正視著鄒璟,“如果你爹準了,我就收你為徒,如何?”

“不!我爹肯定不準!他根本就不想讓我學武!”

“這是為何?”

鄒璟低下頭,悶聲不語。向隆琢磨了下,當爹的興許是害怕孩子小學了功夫容易闖禍吧。“那不如這樣……我來考考你,如果你能順利通過,我就收你為徒,如何?”

鄒璟一聽向隆此言,心裏樂開了花。隻是,又擔心向隆會不會出什麼難題刁難自己。隻聽向隆說道:“你不許走出這鳳鳴鎮,就在這鎮子裏找一個人帶來給我看看就成,不過你不能問任何人,得自己找,遇見誰也不能開口提起此事!今日酉時來交差!”

“好!告訴我,是什麼人?”鄒璟瞪大了眼睛豎起耳朵仔仔細細地聽著。

向隆站起身,挺直了腰杆兒,略帶戲謔地笑道:“頭上長犄角的人!”

鄒璟一聽,跳了起來,對著向隆大聲嚷嚷起來:“你這是故意刁難我吧!哪兒有人頭上長犄角的!”

向隆不以為然,雙手交叉而道:“我還真就見過這鳳鳴鎮裏有!嘿嘿……你要是找不著,我就親自去接來帶給你看!”

說著,向隆往那鄒璟的腦門兒上一拍——一小團粘土像個犄角似的被黏在了鄒璟的額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