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借清君側(1 / 2)

到了約定再次相見之時,左瑾魁協同洪飛一起踏進了德和酒樓。

剛還是人頭攢動各路客人們都還來去自如,不一會兒,這酒樓裏就剩下了一群特殊的人物。酒樓的大門也順勢被關上,隻剩下一群誌同道合之人彙聚於此。

隻見李昌清與張熙仁一同從廂房裏走下樓來,對在場所有人作揖。

“三位將軍,請這邊坐!”張熙仁引著吳棣,左瑾魁與洪飛三人就坐。而吳棣則調侃道:“這兒隻有兩位將軍,我隻是頂了個空將軍帽子罷了,不算不算!”

“咳,吳大人你可別這麼說,上回賑災一事,你做得對,你手下的部將們也是人,你若號令他們肯定還是聽!”洪飛的聲音亦如洪鍾一般,說得吳棣樂出了羞色。

“各位,你們也聽見了,洪將軍剛才所說的話——你們千萬別以為應了朝廷指令屠殺了災民的將軍就不是好人——洪將軍也是有苦難言呀!且再想想他剛才所說,他得有多想和吳將軍一樣做賑濟災民的義舉啊!隻可惜……頭上有猛虎,難以招架呀!”張熙仁做出玩萬般惋惜之狀歎息不已。

這時,向隆坐在一旁開始插上話了,“猛虎?是哪頭猛虎呀?”

“那還用說!”洪飛即刻接應著回道,“不就是當朝丞相那廝嗎?他這回還學會暗示了,丟給我看個瘟疫災情的奏本,明話不說,直接扔給我火油弓箭!”

眾人唏噓陣陣,皆痛斥起了丞相此舉。

“要知道,現在皇上是隻聽他的,他的話比聖旨還管用呢!”洪飛依舊不依不饒地說著,這也應了旁人的心思。

顧言希說道:“既然,如今這些聳人聽聞的事情都是由丞相起頭安排的,而且皇上年幼無知,根本沒有執政的能力,作為我們這些普通百姓,又能做些什麼呢?可否有辦法,把那丞相趕下朝堂呢?”

左瑾魁搖頭開口回道:“不可能,除非是進軍禁宮,圍了他們一幹所有人,還得在外麵綁了所有的家眷才能控製得了丞相一幹人。否則,稍有紕漏,我們這群想趕他下台的就得吃不了兜著走!”

眾人紛紛點頭讚同。

“這麼說來,隻有起兵這一條路咯?”向隆問道。

左洪二人同時回道:“不錯!”

“好!”王元天猛地冒出一聲,驚地左洪二人渾身一震。他們定睛一看,眼前的光頭壯漢雙目炯炯如火,身高足足比自己都高出一個頭來,背脊寬厚如牛,一旁還放著一根雕工精細卻粗如臂膀的鐵棍。隻聽王元天說道:“既然將軍們都有起兵之意,爾等又可還有異議?”

所有人都又紛紛搖頭。

“那麼,請問將軍們,若我們打算‘清君側’,該怎麼做才好呢?”王元天單刀直入地就問了起來。這一問,倒是難住了左洪二人。吳棣也搖搖頭示意暫時無計策可施。

就在此時,向隆站了起來。

“剛才,禁軍統領左將軍說了,若是打算起兵,不光得圍住朝臣,還得在外牽製其家屬……這需要的人手可是不少的。且不提外麵,就說那禁宮之中,也隻有幾位將軍才能進出自如,若要反之部下可會聽從?”

左瑾魁回道:“禁軍之中有我不少親信,他們的想法與我相同。而洪將軍這次騎虎難下,想必手下將士們也會有相同的想法。”

“那便好。將軍們,試想若我們以‘極可能會有親友正在瘟疫區中受被屠殺之險’為由說服,將士們或許會盡數倒戈,隻是需要挑選個合適的場合,讓眾人心甘情願跟隨將軍們圍剿佞臣才是!”向隆繼續做著提議。

洪飛回道說:“不錯,這位兄弟說得對!不如這樣,左大哥,你也帶上一些兄弟,今日未時我們上校場集結,我就把丞相給我的火油和弓箭都堆在大家夥麵前,讓大家夥一起做決定,咱是拿這些東西燒殺災民,還是還給那該死的丞相,也讓他嚐嚐這苦頭!”

向隆站起身,抱拳道:“洪將軍是真漢子!有你如此想法,隻待今日校場點兵後,且看諸位將士們是否願意與我等一同‘清君側’——洪將軍,在下提議,你可在點兵之後,以出征前為皇上與丞相一展軍威為由,帶著人馬到禁宮假做演繹。屆時,不就可順水推舟將他們盡數擒獲?”

洪飛連連點頭,隻聽向隆繼續說著,“而我們這群人,也會集合所有人去朝臣居所帶出家眷,這裏已有張大人所提供的各處住址,後將會分發給各支小隊。待直係家眷每戶各帶出一致二人,主要為夫人和子嗣或是長輩,再由禁軍兄弟開啟禁宮城門——將這些俘虜們展示於朝堂之上,看他們那些佞臣還是否會為了丞相拚命而舍棄血親!”

顧言希也站了起來,補充說道:“是啊,這些佞臣寧可屠殺百姓也不願多花一份力多出一旦米去賑災,如今就讓他們嚐嚐親人命危是何等滋味!我們也不用真下殺手,做出一副凶猛架勢即可,各位認為可好?”

眾人議論紛紛,各有說辭。畢竟,即便不打著反軍旗號,這也是在做和打仗如出一轍的事,不出點血不太可能。

隻是,向隆與顧言希不這麼認為。

向隆繼續接著顧言希的話安撫著眾人,“各位莫要擔心,此次俘虜朝臣家眷一事並非為了大動幹戈,而是為了清除丞相一派勢力,並將其餘佞臣逐一法辦才是目的。若是輕易就殺了人,我們又與那下屠殺之令的丞相與昏君有何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