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柳家祖上傳下了一門絕頂武學,叫作”觀心劍”,“觀心劍”的精髓又在一套“觀心術”中。所謂“觀心術”,簡單來講就是對敵過招時,通過觀察分析對手身體四肢百骸與眼光的變化,從而事先洞悉對手的心理,搶得先機。比方說,一個人向對手打出一拳可能隻需要一瞬間的時光,但出拳前卻有太多的痕跡可尋:他勢必先握拳,接著提肩曲肘,繼而側身傾腰,而在握拳之先,還得用眼光掃描定位。嶽明風武功底子紮實,又有柳老頭兒從旁輔導,學起“觀心劍”來的確事半功倍。大半年的時間下來,嶽明風可謂脫胎換骨,再與柳老頭兒過招時,不過稍落下風。嶽明風見此狀況,內心不由得陣陣狂喜,狂喜之餘想道:“假以時日,我的‘觀心劍’爐火純青,放眼天下,又有幾人能是我的對手?但既然柳家如今能將‘觀心劍’傳授於我,將來難保不會傳給其他人,這劍法若一旦流入武林,我又如何能獨領風騷、吐氣揚眉?更何況我嶽明風生得玉樹臨風一表人才,豈能娶一個又醜又殘的女人為妻?”又想起柳老頭兒曾經對他的毆打辱罵,心中的惡念便如潮水一般泛濫起來。

翌日,嶽明風做了個喪心病狂的舉動,竟趁柳老頭兒不備,突然從背後一劍刺入了他的心髒。可憐柳老頭兒這樣的一代高手,就此魂歸故裏。嶽明風料理完柳老頭兒,再去尋柳惜娘時,柳惜娘已然不知所蹤。接下來的數年間,嶽明風足跡踏遍大江南北,陸續挑戰眾多武林名宿,居然所向披靡。一時間,“‘玉麵劍客’嶽明風”的大名響徹神州。

光陰荏苒,鬥轉星移,時間漸漸來到了崇禎九年。這年中秋節後,嶽明風的故鄉蘄縣來了一個木偶戲班。這戲班在城內表演多日,臨走時竟設法誘拐到了嶽明風三歲大的兒子。嶽明風聞訊連夜追趕,赫然發現這戲班的主人就是一別數年的柳惜娘。

正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兩人乍一見麵,也沒什麼話好說,立時拚了個你死我活。嶽明風這些年已將“觀心劍”修煉得出神入化,柳惜娘如何是他的對手?勉強支撐二十來個照麵,已是不敵,負傷逃進了一間大屋。

嶽明風窮追不舍,正要將這心腹之患置於死地之際,突然被一片劍光裹住,原來屋內埋伏了十餘位劍手。本來嶽明風並不將這幾個伏兵看在眼裏,但交手以後即刻發覺不妙。原來這些人不但劍法怪異之極,而且麵無表情目光呆滯,居然都是與真人相仿的木偶,木偶的舉動都是被數丈外的木偶戲藝人用絲線或托棍操縱的。木偶戲藝人們對這樣的場景顯然演練過許多次,操縱起來個個駕輕就熟,木偶間的配合也近乎滴水不漏。如此一來,嶽明風賴以橫行的“觀心劍”幾乎沒有用武之地,武功大打折扣。一通苦戰下來,嶽明風雖將十具木偶摧毀,自己卻也身受重傷,奄奄一息。

柳惜娘等的就是這種結果,她冷笑著走過來,揮劍砍下嶽明風的人頭,用早已準備好的瓦罐盛好,拿去祭奠父親柳老頭兒的亡靈。

自此,“觀心劍”絕跡武林。

選自《上海故事》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