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三章 白起鬥廉頗(上)(1 / 2)

河東之地,剛經曆了一場大戰。

自龍門一帶的黃河東岸河灘上,密密麻麻橫陳著無數的屍體,刀、劍、戈、矛、戟、滕盾散落滿地,縱橫十裏。

殘破的旌旗、斷折的兵刃,有的還立插在死屍的身上,兩種盔甲顏色的死者堆積如山,殘肢斷臂,散落得到處都是,血腥撲鼻,鮮血染透土地。

一抹殷紅的夕陽照在西山麓上,湛藍湛藍的天空浮動著大塊大塊的白色去朵,它們在夕陽的輝映下呈現出火焰,一般的嫣紅。

很快,太陽降落,仲夏的暮色中,河灘的防禦堡壘已經被黑色衣甲的秦軍突破,占據了河東落腳點,後方的船舶載著秦軍將士陸續登陸。

與此同時,數裏外漫天沙塵揚起,駿馬嘶騰,仰天長鳴,無數的黑色旌旗招展,磨的錚亮的刀鋒槍頭閃著灼灼寒光,秦軍數萬鐵騎從上遊九原一帶的渡口爭渡,從側門斜插過來。

二十萬秦軍發動的渡河戰役,打了十餘日,以硬碰硬,撕破了對岸燕軍的防線,開始以攻為守,要把戰場放置在河東之地,這樣不影響秦國河西—洛川一帶的農耕和秋收,減少百姓的傷亡。

廉頗派出斥候偵查到秦家上中下三路兵馬的路線,明知不可為後,果斷在傷亡巨大之下,保持了主力,退出三十裏,早在一年前就派人依山傍勢,挖了一條數十裏長的壕溝,壘高了土牆,隔開西秦東進的路線。

不得不說,廉頗善於防守,特別在人力物力充足下,雖麾下隻有十萬大軍,消亡一部分後,仍拚掉了數萬精銳秦軍,才撤到現在的第二條防禦線,一邊阻擊秦軍,一邊等待援軍。

雖然燕軍丟失了一座防線,但是畢竟斬首了五萬多秦軍,而燕軍隻損失了三萬,接近半數比,所以廉頗心態穩重,絲毫不在乎第一道防線被攻破,相反,他覺得燕國現在疆域很大,不在乎一點土地,反倒是兵力損失的多寡,對後麵的戰局更有影響。

如今燕國同時對楚、韓、秦開戰,三方戰線,已經投入了六七十萬大軍,無法抽調回來了。

河東大軍隻有十萬,死傷三萬後,隻剩下七萬,要麵對源源不斷的秦軍,排山倒海般襲來,他的任務艱巨。

好在燕王已經在後方發動了檄文,正在抽調遼東、漠北、燕山駐軍,加上新招募的兵馬,以及從趙、魏就近招兵入伍,很快也能湊齊二三十萬兵源,援軍會陸續趕來。

廉頗二十七八的年紀,跟白起差不多,可謂棋逢敵手。

他熟讀兵書,領兵數載,特別是來到燕國之後,被重用起來,安排到邊關,親自掛帥,獨領一支大軍,這是君王器重,讓他獨當一麵的意思,廉頗心中如何不感激。

所以,即使麵對黃河日夜爭渡的秦軍,他隻有七萬人,也仍不懼怕,因為他的背後,有更為強大後盾,這種動輒滅國之戰,可不同以往的戰鬥,需要國力的比拚,武器的精良,人心的向背等等。

廉頗在河東這裏駐紮了快兩年了,走訪了當地的一些郡縣百姓,對燕國新法都非常支持,生活比以前富裕了,由了良好的群眾基礎,他有信心在這打持久戰,因為征募一些勞役、更夫,當地許多壯丁參與,修築防禦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