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的一番話,讓在場許多官員茅塞頓開,五國聯軍組合在一起伐齊,有共同的目的,就是瓜分宋國,削弱強齊,也有不同的目的,各有如意算盤,不能一概而論。
蘇秦的建議,就是集合重兵,對頑固的敵對派,如南麵的楚國,要全力抵抗,打退楚軍,否則以楚國報仇的心裏,一旦進入齊境,肯定會濫殺無辜,釀成大禍害。
齊宣王冷靜下來,問道:“蘇卿覺得說服燕秦的把握有多大?”
蘇秦拱手道:“屬下竭盡全力,如果不說服燕退兵,秦援助,臣就無顏再回大齊!”
他說的義正言辭,如果不說完成使命,絕不回來的氣勢,眾人都覺得蘇秦很有大義、大勇的精神,卻不知道,蘇秦是變相在說:此一去,使命難成,不準備回來了。
蘇秦見眾人沒有懷疑,繼續提道:“但是,臣出使燕國,至少要半個月才能抵達燕京,出使秦國,時間更久,所以齊軍一定要抵抗半個月以上,甚至一個月的時間,絕不能掉以輕心,現在就要裁決調兵遣將之事。”
解決了外交的難題,齊王的情緒穩定不少,聽蘇秦擔憂抵抗的事,點了點頭,詢問道:“諸位卿家,覺得三路軍抵抗的統帥人選是何人?”
孟嚐君說道:“這次伐宋,匡章將軍設計伏殺宋王偃,被列國世人皆知傳頌,隱隱成為我齊國的名將,而且匡將軍滅魯、滅宋,還曾差點滅燕,可算是我齊國自孫臏之後,又一位在軍中威望鼎盛的將軍,這次對付楚國,臣推薦匡章上將軍,定能擊敗楚軍。”
“楚軍的統帥是誰?”齊宣王問道。
“聽說是楚國大將軍唐昧,不過楚國無名將,在名氣和經驗上,都不如匡章將軍,這一仗,有把握!”
齊王點頭說道:“準卿之奏,南麵調兵十五萬,由匡章將軍為統帥,對抗楚軍!”
“西麵魏韓聯軍,西北方位,是趙燕聯軍,當何人為統帥?”齊王又問道。
蘇厲正言道:“四國軍隊中,以趙軍最為勇猛,又是由趙武靈王親自為盟主坐鎮,最難對付,臣以為,西北麵,不宜硬戰,而是堅壘不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隻要死死守住,能拖上一個月,等燕軍一撤,壓力驟減,再與趙王商談,這一路不需要血戰,所以臣覺得,應該派去老成一些的將軍,比如田軫、馮冰都很穩健,可堪當此重任。”
齊王覺得蘇厲說的很有道理,點頭道:“那就派田軫為統帥,馮冰為副統帥。”
孟嚐君覺得齊國沒有什麼名將,有些擔憂西麵的魏軍,自告奮勇道:“君上,微臣願意出征,統領西路大軍,迎戰魏韓聯軍,不過需要田單將軍做副統帥,一起出征。”
齊王田辟疆看著孟嚐君田文,國難當頭,這個小兒子每次都能站出來分擔國憂,讓人欣慰,可惜王位隻能傳給嫡係長子,不能傳他這個偏妃庶子。
“準奏,西路軍十萬,可在宋國境內自行招兵,整頓受降的宋軍,抵禦韓魏聯軍!”
“臣領旨!”田文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