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兌聽完這些,有些豁然開朗,他一直都在疑惑,既然趙王愛屋及烏,為何下不了決心,隻考慮了一些大臣會反對,比如田不禮、肥義等,但是想不到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此時,李兌覺得這鄭安平的確有幾分本事,看問題很細致。
“那該如何勸使趙王下定決心?”李兌眼神閃爍異彩,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
鄭安平見李兌終於上鉤了,心中大喜,微微一笑道:“當然是借勢,讓六國中的諸侯,向趙王表達一下支持趙何的意思,比如魏國、燕國,甚至秦國、齊國等,讓趙王可以無後顧之憂;其次可以製造一些太子的事端,名譽方麵,找人多贈一些美女給太子,甚至找人帶他去逛青樓,再弄些亂子出來,滿城皆知,給國人一種太子好色的形象,趙王一怒之下,必然會下了決心。”
“妙計啊,哈哈,之前本官怎麼沒想到呢?鄭安平,你果然有些本事!”李兌聽到這番謀計之後,登時大喜,誇讚一番。
鄭安平心想,這哪是他一個人的計策,而是在燕國時候,與範睢共同議論的,等他來到趙國之後,考察一番,又豐富了計劃,終於在半年後,逐漸成為李兌的親信,開始布局,透露出來。
“主公可以聯係到諸侯國的權臣嗎?”鄭安平問道。
“這個,似乎都不熟絡,如果以使節身份去,自然也不妥,會讓其它政敵有所防備。”李兌猶豫道。
鄭安平不急不緩地說道:“此事不急,如果主公信得過屬下,聯絡諸侯的事,可以交給屬下,雖然鄭某不是什麼名士,但是一直在魏國次子武陵君魏鈺府上做客卿,他也麵臨這個問題,屬下可以靠舊情,派人與他接觸,如果魏國能支持趙國廢立太子之事,日後魏鈺有此想法,也正好要借助咱們趙國的外力,不擔心他不同意;另外燕、齊、秦等國,屬下可通過賄賂官員,打通關係,隻有表個態,就不用出動兵馬,相信諸侯不會拒絕!”
李兌聞言,忍不住高興起來,憂愁盡去,拍手道:“如此甚好,如果這件事真的辦妥,日後本官若能成為趙國股肱之臣,必然有你一份好差事。”
鄭安平裝作很受寵若驚的樣子拱手道:“身為食客,為主分憂,實乃分內應當,不該圖求回報。”
“這是你應得的,不必謙遜了,隻要你能把這件事做好,飛黃騰達,不成問題。”
鄭安平躬身道:“多謝主公提攜!”
“不必謝這麼早,此事需要多久能辦妥?”
“兩年之內,至少讓三個諸侯表態,支持趙王廢立太子,改立趙何為太子!”鄭安平不敢說的太少,否則容易引起懷疑。
李兌點了點頭,沉穩道:“兩年?也好,徐徐圖之,到時候趙何也弱冠之年了,這段時間,正好安排人手,對太子黨人進行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