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退守即墨(2 / 2)

孟嚐君上前道:“君上,臣依附詹何大夫的提議,臨時遷都即墨,但是臨淄城卻不能輕易放棄,臨淄地處齊國腹地,北有濟水、南有長城,城外十萬大軍鎮守,如果發動軍心,至少能抵擋一陣,這樣給求和爭取一些時間,如果齊國滅亡了,那麼諸侯定然不會再同意求和,隻有盟軍進攻無果,攻城受挫之後,陷入僵持階段後,沒有戰爭利益可塗,各國諸侯王才會考慮退兵,接受齊國開出的條件——”

是這個道理,現在五國盟軍正在勢頭上,所向披靡,既能傷齊國元氣,又能搶奪不少財富,肯定不會輕易接受議和,一旦戰爭陷入僵持,守住一段時間,各國看到無便宜可占,每日還要戰死一些甲士,糧草供應等,衡量利弊之後,才會接受齊國議和的條件。

“不錯,那麼明日孤王與眾卿就退守即墨,作為臨時都城,但臨淄不可丟,交給別人,孤王不放心,就由田文為主帥,馮冰、晏封兩位將軍為副帥,負責臨淄城防禦,另外……”齊王有些擔心軍權落入孟嚐君之手,又跟著說道:“太子田地做監軍,代孤王之責,全權負責臨淄城的政務與軍防。”

這樣一來,等於讓太子做了臨淄城最高長官,監督正副統帥。

同時,齊王又留下幾位軍機大臣輔佐太子,怕他閱曆與手腕不足,難以應付大局。

“臣等遵旨——”

於是,齊國最關鍵的防線,就變成臨淄城以及周圍的天險,齊王翌日率領文武大臣,宮內家眷,還有許多王公貴族,逃亡似的趕往臨淄東南麵的即墨城。

孟嚐君掛帥後,充分發揮客卿們的才能,為他出謀劃策,鞏固城防,加重濟水河畔與齊內長城的兵力,派出間諜分化盟軍等,各種手段都動用了。

第三日,秦、趙、魏、楚、韓五路軍已經相繼趕到了濟水河畔和齊長城下。

形色各異的旗幟,十分鮮明,北麵趙軍紅藍旗、魏軍紅旗、韓軍綠旗,南側秦軍黑旗、楚軍黃旗,與甲士的袍服都是相同顏色,對應的五行陰陽說。

齊軍有十多萬人,但是分散在濟水有四萬,齊土長城上有三萬,臨淄城有四萬,相比五國盟軍近四十萬的兵力,相差甚遠。

孟嚐君親自巡營,登上那臨時架起的高高木台,看到對麵敵軍密密麻麻的軍列,趕到一陣的窒息,對手太多太強大了,現在他有些佩服秦國,當年三次合縱,前兩次五十萬合縱盟軍,都被秦國打的打敗,隻有第三次,魏國出現了奇才俊傑辰淩,出奇製勝,才把秦軍打敗。

而眼下,齊國正扮演著當初秦國的角色,卻如此不堪一擊,讓孟嚐君清醒地看到齊與秦的差距,最主要是齊國沒有向秦國那樣的函穀與黃河天險,不具備統一六國的地利條件。

一抹鮮紅的夕陽垂灑在天際,那久違的霞光,映照著數萬甲士的臉龐,夕陽垂暮,難道今次齊國,真的便是前途渺茫?魯仲連啊,你究竟在何方?搖搖頭驅散心中雜念,一切都要自己來麵對了。

正在這時,濟水北岸沉重的號角響起,趙、魏、韓三軍開始發動渡水戰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