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這番稱讚褒揚的話,把齊王和一些清高的文武大臣們,吹捧得格外開心,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回事兒,七個大國,也隻有齊國最富有,最強大了。
禦史大夫端木正站出來拱手道:“君上,既然燕國如此識趣,遵從齊國我鄰兄,願意稱服,還每年上拱,開設作坊,繳納賦稅,這正是君上的王者之氣,稱霸諸侯的先兆啊!”
九卿之一的晏英站出來同樣恭維道:“齊國成為七國之首,當之無愧、諸侯霸主,名至實歸!”
“當年齊國就是五霸之一,如今齊國中興,霸業再現——”
當年齊恒公是春秋五霸之首,那時齊國在諸侯中最強大,但是齊恒公是薑尚的後代,而現在的齊國,卻是田氏在百年前發動宮廷政變,從薑姓呂氏中奪取的王權,如果能在自己手中興盛起來,稱霸諸侯,日後統一九州,不正說明,取薑代之,附和天命嗎?
想到此處,齊王田辟疆就激動起來,朗聲道:“齊國,該中興雄起了。”
蘇秦趁機又道:“外臣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來!”齊王興致正濃,因此毫無阻攔道。
蘇秦滿臉崇拜之意說道:“齊國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所謂四塞之國,地利優勢,土地肥沃,方圓千餘裏,金甲數十萬,粟如山丘。三軍之良,五家之兵,進如鋒矢,戰有雷霆,解如風雨。臨淄城內,百姓富有而殷實,民智開放,莫不如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下棋踢蹴。街道車水馬龍,商鋪林立,人湧如潮,擦肩接踵,揮汗如雨,家殷人足,誌高氣揚,憑借大王的英明,齊國的強勢,天下各國莫能相比,以外臣覺得,稱霸尚嫌不足,稱帝號,也綽綽有餘了。”
“稱帝,取天子號?”齊王愕然吃驚。
不光是齊王,在場所有齊國大臣也都震驚了,這蘇秦的提議也太大膽了吧。
蘇秦繼續道:“不錯,齊國在七國最為富足,雄兵近百萬,海產豐富,泱泱大國,早有了稱雄的實力,如今周室衰微,隻剩下洛陽、周邑兩城,日薄西山,東周早已名存實亡,周天子不如諸侯一個公侯權臣的權力大,早已失去號令天下的能力,戰國紛爭由來已久,是該一位英主站出來,號令諸侯的時候了,齊王正是最佳人選,如果齊王有意稱帝,成為盟主,燕國在後方鼎力支持,率先臣服。”
這個誘惑太大了,即使不能統一六國,但是能稱帝,比盟主還要厲害,號令其他諸侯,也是一種最大殊榮,試問春秋戰國以來,誰能做到?
田辟疆本就是好大喜功之人,聽了蘇秦的言論,心中大動,其實他早就不滿周朝諸侯的身份和地位了,應該與天子平等,甚至更高,東周都要滅亡了,要是不顧著周王室曾是天子諸侯分封之主的後裔,早就給滅了,何況田氏齊國,可並非周朝分封時期的薑氏,早就姓田了,為何還要在身份上低那衰微的周室?
信陽君站出來道:“蘇秦提議,大有道理,齊國當擺脫周室自立,自行稱帝,脫離周王室的名義轄製。”
丞相田軫道:“當稱帝,齊國成為七國之首,理應稱霸諸侯——”
齊國不少大臣被蘇秦收買,都是一些趨炎附勢的弄臣,此時更是一片稱讚聲,推波助瀾,對齊王歌功頌德,田辟疆飄飄然起來,在大臣們‘眾望所歸’之下,當場決定,齊國準備稱帝號。
蘇秦心中暗笑:“如此一來,齊國成為眾矢之的,中原又要風起雲湧,起大波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