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論戰墨家钜子(2 / 2)

“好色昏君,竟然如此辱沒矩子,該殺,來人,布劍陣!”

他麾下的一些虎門弟子,聞言後立即起身,就要拔劍動手。

“住手!”墨玄子喝止住這些弟子的動亂,目光一掃,嚴厲道:“此乃論證台,任何不同言論,皆可說出,不爭不辨,大道不顯,一言不合,豈可惱羞成怒,拔劍相向,退下!”

那些虎門墨徒聽到矩子的責備,臉色稍微難堪,都又坐了下來。

辰淩不理會這些小蝦米,生於深山老林中,不思進取,許多人的思想如同不經過大腦一樣,這樣遁世的門派,不在世俗中摸爬滾打,與時俱進,想不被淘汰,還真有些難。

忽然間,辰淩似乎有些明白,為何墨家最後在秦漢之後哦,漸漸淡出曆史舞台,直到後麵徹底湮沒於曆史畫卷之中了。

儒家盡管飽受批評,但幾乎每朝每代,都有新的思想出現,來迎合當時的朝政和主流思想,因此會被世人和朝廷接受,立為官學,成為璀璨的傳統文化。

“矩子,一個學派興盛與否,並非在於形表,形而上學,當年諸子百家,紛紛講學天下,一為廣開民智,教化百姓;二為國政通暢,四海升平;三為立身立言,修身治國平天下!學派的成就,能否流傳下去,在於你的學派是否與時俱進,能代表一種真理,改變人的言行,廣開民智,如果閉門修學,與世隔絕,不與世間朝廷和百姓接觸,不了解當世百姓的需求,還以百年前的理論和經驗,來對照當世的時勢,隻怕有些墨守成規,刻舟求劍了。”

“燕國推行新政,就是要實現因材施教,網絡天下人才,吸納百家之言,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隻有把百家之學並舉,不至於一家獨大,這樣各家學說,才會沒有門派之別,真正讓百姓受益,要知道,任何一門學術,都不是萬能的,都不是無敵的至尊正義,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儒墨道法、陰陽縱橫,相互吸收,世人才能提高綜合素質!”

“綜合素質?”墨玄子喃喃自語,對於燕王的一番話,倒是頗為意外,沒想到對方把學派與時勢的關係,看得如此精準,平時想不通的一些關鍵點,也在此時豁然開朗。

墨玄子半晌歎道:“墨家講究平等,不提倡權貴,因此備受諸侯排斥,反而推崇儒道,朝中官吏,大多進則以儒治國,退則以道養身,儒道互補,多麼令人愜意呀!隻是在愜意之間,平民百姓的利益被忘得幹幹淨淨!燕國能考慮百姓在先,安撫中原流民,沒有凍死餓死難民,這件事,就足以看出你是仁主!但,我墨家還有第二問,倘若有一天,燕國實現大統,實現霸業,注定不容其它勢力把持社稷神器,請問燕王,沒有聖地監督,你又如何能做到大權獨斷之後,不會出現暴政?保證二世、三世亦能長泰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