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大道至簡(2 / 2)

澹台清兒蹙眉道:“這不是簡單的代寫符號嗎,就如同上古時期,堯舜禹時代,用畫畫、畫人、畫羊、結繩來記載一些事與數,後來逐步演化成了文字,由簡入繁,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篆字。”

辰淩歎道:“請清兒姑娘為我寫一個數,三十六萬八千九百四十一點零三五二。”

澹台清兒看著他認真的目光,也謹慎起來,覺得他應該是有什麼重點要講述,於是提起毛筆,在一張紙上,用燕篆體文寫下了這些數字,寫完之後,這些數字占了小半張紙的篇幅。

辰淩淡淡一笑,提筆在紙上一點小空間上,寫下了‘368941352’阿拉伯數字(以後稱燕氏數字),幾乎兩秒鍾完成,寫完之後,對著玄女問道:“體會到兩者的察覺沒?”

澹台清兒驀然一驚,眸光熾烈地在兩種數字上反複看著,越來越濃烈,神情越來越凝重,陷入驚呆,腦海內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靈感,在翻來覆去,還說不出來其中的深意,但是卻感到了一種大發現。

“大道至簡,大音希聲,如此玄妙……”澹台清兒喃喃自語。

辰淩聞言差點沒噴笑出來,這都啥時候了,還用聖賢之言來解釋呢。

不得不說,古人有個很大毛病,就是返古思想特別濃烈,隻要是以前的古人,說啥都是對的,說話辦事,引經據典,甚至把數千年前的人,都認識是聖人、明主、聖皇、大智者,儒家的人更是推動三皇五帝時期,比喻人人都是節操高尚的人,天國的生活,拜托,那時候連衣服都穿不全呢!

‘子曰’‘古人言’‘聖人有訓’……等等,後世許多呆板書生,動輒就先搬出這些話來,從來不用腦子考慮自己的想法,都是以古人聖賢的行為準則來作為依據,生搬生套,僵化教條,也不實事求是,一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神態,一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豪情。

“清兒姑娘,這是簡易數字,別看這十個數非常的簡單,但是功能和意義,卻是劃時代的,能簡化我們的運算,推行十進製,加減乘除,甚至用作數學幾何、微積分、指數法則運算等等,是科學的最最基礎的東西,也是最神奇的……”辰淩在邊上一點一點地滲透、點撥玄女的思維。

“想一想,如果清兒姑娘以它來計算星象,天文距離,天幹地支,是否可以更準確、更有客觀依據呢,而不用三片龜甲,問卜蒼天,靠偶然幾率來卜卦了呢?”

澹台清兒聽著他的話語,陷入了沉思,片刻後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目光,似乎體會到了其中一些奧妙,古代運算,雖然也知加減,但運算起來,卻隻能憑借口頭和珠盤,無法在紙上使用運算公式,這樣一來,嚴重製約了數學的發展,而數學恰恰是一切科學學問的築基石,比如物理、化學、幾何、實驗、機加、冶金等等,都離不開數學運算。

“這…這…太不可思議了。”澹台清兒畢竟學究天人,天資聰慧,一點就通,瞬間明白過了一些大道理,猛然抬起嬌首,絕世容顏終於露出了駭然、驚呀、狂喜……各種複雜的神情,看著辰淩,像是看著一位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