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激揚點江山(2 / 2)

月色透過窗欞縫隙,灑在窗台上,把澹台清兒向外的一麵染得皎潔燦爛,向著辰淩的一邊卻沒在暗黑裏,強調了她優美的輪廓和體態,四方的窗框和嬌柔的動人女體對比強烈,形成一幅像與溫柔的月色融渾為一的絕美圖畫。

辰淩談到了秦國,微微一歎:“秦孝公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權力天才,他的雄才大略,不在尋常的文治武功開疆拓土,而在於將一場千古大變,不動聲色的從驚濤駭浪中引導出來,為商鞅變法掃平了阻礙,持之以恒數十年,君臣同心,頂住了國內與國外多重壓力,為秦國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秦國在去年敗於五國盟軍,連秦武王都被伏擊射殺,但秦國朝廷順利交接,未傷元氣,未出大亂,仍是統一天下的有力股,如果秦國能堅持不懈,曆代君主有所作為,政治、外交、軍事、農業都不出現大紕漏,或許八十年後,當秦國儲備達到鼎盛,有消滅六國的勢力,隻可惜,時不待它,不會有八十年的光陰留給秦國了。”

澹台清兒聽到這,也有點不解,為何可惜呢?難道八十年內,有其它國家,會後來居上,把秦國遠遠拋之在後嗎?將它取而代之?

“公子前麵所言,清兒尚能明白,隻是公子最後幾句的深意,似乎覺得秦國還要儲備八十年,才有消滅六國的希望,而這八十年,會有其它諸侯取而代之,成為更強勢的戰國,公子如何能這樣肯定?”

辰淩微微一笑,他之所以這樣肯定,當然是穿越者的身份,因為曆史課本就是這樣寫的,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正式即位,並準備了八年的戰略籌備,開始橫掃六國,十年之戰,於公元前221年,不戰而下齊,吞並了六國。

秦始皇滅六國,這一場統一戰爭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對手之強勁,影響之深遠,都是前無古人的,秦國的戰略方針正確,政治、軍事、外交謀略相當出色,戰爭進展順暢、有序,基本上沒有重大的失誤,沒有給對手們留下任何喘息的機會,這一點充分展示了秦始皇的政治才幹和軍事謀略。

曆代開國君主,大多都是傑出的軍事戰略家,而秦始皇有略施一籌的地方,因為他麵對的敵手,是一批精英了幾百年的國家,它們的政治、軍事、外交組織能力,遠高於王朝覆滅後應運而起的逐鹿群雄,草莽英雄,一盤散沙,比如楚漢之爭、漢末三國之爭、北周末之爭、隋末之爭、唐末之爭、宋末之爭、元末之爭等。

比較了曆代統一戰爭的規模、激烈度就不難發現,秦代統一的難度更大一些,然而從後世出土文獻記載來看,也的確如此,秦始皇出色地計劃、組織了這次戰爭,沒有犯任何戰略性、方陣性的錯誤,隻在伐楚時用先用李信後用王翦,犯了一次輕敵的錯誤,這是劉邦、劉秀、李淵、趙匡胤、朱元璋等人所不具備的。

辰淩對於這些,還是心中有數的,看到澹台清兒灼熱閃亮的眸光,以及期盼的神態,心中湧起一種的成就感,長夜漫漫,覺得今晚,或許能讓佳人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