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燕!”辰淩下定了決心,反正在曹州這邊無事,不如替換了身份,金蟬脫殼,回到燕國,親自考察一番民情,親自掌管朝政,監督一下群臣文武百官的狀態,將相之間是否和睦,朝廷有哪些黨派,有沒有出現明爭暗鬥的情況?
辰淩找來了侍衛葉羽,吩咐一番,葉羽點頭,轉身去安排,片刻後,找來了跟隨軍中潛伏的那個替身,由錦衫衛派來的一名易容師,把那名替身易容成了辰淩的容貌和身形,交由荊鵬輔佐。
他和葉羽收拾了行囊,準備明日離開衛地,渡過黃河,回到燕國故土。
次日,兩匹坐騎馳出了曹州,趕往北麵的黃河渡口,辰淩和葉羽都喬裝打扮一番,扮作了毛皮聲音的衛人商販,手持通關書令,由於魏軍在這片地區戒嚴,但是對於持有通行書令的人還是不刁難的,予以放行,維持正常的治安運作。
“公子,咱們選擇趙境回燕嗎?”
辰淩沉思一下,想到中山、衛、齊交接處,有一地名為滄州,據說鬼穀宗在那裏設立了大範圍的難民安置區,他很想過去看看,難民的情況,以及鬼穀宗究竟有何超然之處。
“不,走齊境,去滄州,救濟難民的地方走一趟!”
葉羽欣然聽命,兩人選擇了齊境,但是由於冬季行商少,黃河沿岸,並沒有多少船家,許多破舊的船隻,隨意停泊在岸堤邊,橫七豎八,無人問津,二人在渡口等了兩日,湊足了渡河的名額,才有船夫過來接送。
辰淩站在木船上,冒著嚴寒,渡過了黃河,如果再晚來半個月,黃河也要冰封了。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不知不覺,辰淩想起了陸遊的詩句,雖然彼此身份不同,但是也有幾分蕭索闌珊,頗有感懷山河兵戈的味道,陸遊一心向著收複河山,辰淩想著如何一統江山!
渡過黃河之後,向齊國的邊境趕去,沿途人煙稀少,百裏雞鳴,村舍星星點點,大多原始山林,野獸出沒,兩千多年前的中原,大自然的確有幾分原汁原味。
葉羽騎著馬,一邊好奇說道:“公子,聽說鬼穀宗乃是十大聖地之首,目前為天下第一大宗,孫臏龐涓、張以蘇秦四位名士,皆出於此宗,近來更有人說,連商鞅也是鬼穀宗的記名弟子,曾被鬼穀子先生暗中傳授法家之術、理、勢、法,融合了西河學派,又兼雜了縱橫與兵家的學問,才使商鞅有如此經天緯地之才。”
辰淩搖頭失笑,對於這些,他也不清楚,事實上,到了他那個年代,許多古代辛秘早已雪藏,連這個時代的人都不知道,他來自兩千年後,就更難以說清了,靠史學家意淫推測,終究不可靠。
“蘇秦提到,鬼穀宗,有他一位小師妹,澹台清兒,驚才豔絕,精通鬼穀宗學問大成,乃是繼鬼穀子之後,又一位博覽群家的智者,很多同門人,都稱她鬼穀聖女、鬼穀仙子,如果這次有機緣遇見,我倒要瞧一瞧,此女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辰淩催馬揚鞭,心中湧起一份期待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