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可精通水利學問?”
吳子秋搖頭笑道:“不擅長,不過咱們修河道,不是為灌溉良田,而是簡單修成河床,引水南下,為我軍攻城所用,不許多專業學問的河師。”
辰淩點頭道:“那好,我即刻派出斥候,把曹州北麵的菏澤湖水,分流河床等,詳細繪畫下來,然後研究河道的路線。”
吳子秋道:“如此甚好。”
辰淩當即下令,傳來巢蓋、楊瑞斥候營的指揮使,吩咐了任務,勘察曹州北麵河道的地形,已經目前曹州、東明、定陶三城邑的衛軍動向。
兩日後,大軍休整完畢,繼續北上,這次隨軍除了主力軍馬三萬人外,另外帶上了三萬的新軍,留下兩萬駐守成武邑和平陵邑。
晨曦之下,秋霜未散,六萬大軍,氣勢如虹,鋪天蓋地,真如泰山壓卵一般自成武出發,一路向北,旗幡招展,鼓號齊鳴,殺氣喧天。
主力部隊經過幾場浴血奮戰,已經成為經驗豐富的老兵,沉穩剛猛,新入伍的壯丁,早就聽聞過辰淩的英雄傳說,這兩日彙合之後,私下不少老兵講述這兩個月來大小戰役,把辰大帥吹捧得如兵神在世,少年孫武一般,使得新兵個個英姿挺挺,以加入這樣的部隊為榮!
三千輕騎,兩翼分張成雁翎陣形,護衛在辰淩兩翼隨他推進,甲胄鮮明,鞍韉整齊,十分威武雄壯。
全副戎裝的騎士們,在一麵麵迎風獵獵的旗幟下,腰佩短匕,斜掛戰弓,左手持繪著上古猛獸的牛皮騎盾,右手一杆血紅長纓的長槍豎指天空,精鐵打造的三棱槍刃上,血槽宛然在目,閃著猙獰的幽光。
這些隻是圍繞在辰淩周圍百步之內的騎手,再向遠看,親兵甲士們全部籠在已經開始變淡的霧氣之中,隻能影影綽綽看到親兵部隊,齊整的軍容和衝宵的殺氣,卻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人馬。
次日下午,大軍抵達了曹州南城外十裏,開始安營紮寨,並不著急攻城,但是卻挖壕溝,埋鹿角,設欄杆,一副要與衛軍持久戰的姿勢。
辰淩主帳設立之後,當天晚上,派出去的斥候就相繼回來,向大帥拿出繪製好的地形河道圖。
這曹州地帶,北枕黃河,處於平原地段,自西南向東北呈簸萁形逐漸降低,周圍水域四通八達,光河流就有五十多支,包括萬福河、洙趙河、東魚河、泗水等,不少注入昭陽湖。
在曹州北麵四十裏,有一條自西向東,黃河分支一條河流,橫貫衛境,名為菏水,與東北的濟水、東南泗水相接,距離曹州較近,如果人工修理河道,數萬人馬,一個月內,絕對能修好一條大渠,引黃河分流衝垮曹州城,水淹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