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虎、沈錚、柳岩三人聚精會神,用心聽著,明白大帥的良苦用心,是在教導他們用兵之法。
“最簡單的一種是罵戰,挑釁守城將領出來應戰,直截了當,砍落馬下,對於那些年輕氣盛的將領,很有效,但一些老將守城,根本不會受這種激將法,用之無效。”
“第二種是佯敗,假裝潰敗,引敵出關追擊,半路設下伏擊,擒住主帥,則城關不攻自破,如果擒住副將、裨將,可更衣換敵人服飾,退回關內,然後忽然奪關,這一招計策對於一些有勇無謀、疏忽大意的守將,非常管用,那衛福通是衛國一名老將,卓有名氣,未必會奏效。”
滕虎聽到這,驚歎一口道:“我的乖乖,大帥的這兩計,如果對俺使用,隻怕俺早就中計了,死都不知咋死的。”
辰淩橫他一眼道:“現在做校尉,可以橫衝直撞,不用腦子,以後帶軍打仗,都要學精明點,尤其是兩軍對壘,遇事要沉著冷靜,思考是否會是對方的計謀,不要一根筋地,隻懂衝殺。”
滕虎撓了撓後腦勺,嘿嘿傻笑,點頭受教:是是,大帥教訓的是。
柳岩和沈錚卻眼光閃爍,似乎有所領悟,對他們日後領軍有所幫助。
這些道理,其實很簡單,後世人通過電影、電視、媒體、小說都能掌握到,但是古代人,太多的人,沒有讀過書,腦筋比較直白,而且接觸不到那麼多陰謀詭計,所以容易上當受騙。
比如三國演義裏,各諸侯混戰時候,計謀百出,中計者層出不窮,幾乎計計都能應驗,糧草經常被燒,也不知是出計者太高明,還是中計者太愚蠢,還是一會高明,一會愚蠢,人物跟小孩過家家似的,橫豎不當回事。
辰淩望著這座雄關,還有周圍的山嶺走勢,連綿起伏的地形,一時也沒有什麼絕佳的計謀,帶人下了山嶺,按原路返回。
接下來三日,辰淩吩咐左翼軍、右翼軍、輜重軍,夜裏輪流撤出三十裏外,白日浩浩蕩蕩趕赴前軍大營,旌旗飛舞,塵煙滾滾,揚起的沙土遮天蔽日,從雄關上望去,魏軍似乎不斷在增兵,營盤不斷在擴大。
城關上一些衛軍士卒看到這一幕,都臉色如灰,心裏發沉,知道魏軍要不破雄關,誓不罷休,雄心在此,衛國滅亡不久遠了。
當日就有一些當地民戶,紛紛離開邊關,向衛地後方平原地帶遷徙,衛福通下令禁止民戶撤走,影響軍心,瓦解鬥誌,於是禁閉城關大門,不允許關內的百姓撤離,一時間城內人心惶惶,哭聲連片。
辰淩要打心理戰術,先在氣勢上壓製住衛軍,讓對方每日下去,都開始瓦解士氣,感覺無力抵抗的感覺,軍心動搖,不報必死之心,那麼衛卒的戰鬥力就會大幅度下滑。
數日後,斥候營傳來密報,發現山嶺中一條羊腸小道,可以通過徒步甲士,另外還發現了衛軍後方糧草供給路線與存糧之地。
辰淩看完密報,輕吐一口氣,用計的時候到了,燒掉敵軍後方糧草倉庫,斷住後路的供給路線,大軍壓境,日夜輪流佯攻襲城,拖垮城內的守軍,再派精銳之士入城燒糧草,雄關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