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下來,養起一支十萬鐵騎兵,不亞於重新組建四五十萬眾的步兵了,難怪漢唐盛世、宋明時期,國家富裕,但全國的騎兵大軍,都少之又少,基本都是散騎與步兵混合編製,戰馬隻用於衝鋒時用,一般時候隻作將領的乘騎而已。
辰淩輕輕一歎,點頭讚同道:“秦將軍說的很有道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燕國要雄起,急不得,寡人不是要稱雄一時,曇花一現,而是要打下萬世基業,夯實基礎,很重要,你放心領兵,替寡人放手去做,後勤國力方麵,朝廷會想辦法滿足要求。”
秦開心中激動,如果燕王真的能提供十萬戰馬,並設幾處養馬場,發展鐵騎兵,趕走東胡北遷,也不是沒有可能,看來燕王雄心偉略,當真想大幹一番偉業。
辰淩道:“眼下國內正在推行變法,休養生息,輕徭役,免賦稅,三年緩和期,經不起戰事,因此這三年來,務必打牢軍隊基礎,建立一係列軍隊官吏管理辦法,以及練兵之法,招募新軍,訓練騎術等……”
秦開心領神會,滿臉興奮地應承下來,接著又商量一番明日困城事宜後,秦開把他擔心太子平派人去勾結東胡部落,求援軍南下解圍,讓辰淩一陣疑慮,看來這次圍城,也不能耽誤太久。
半個時辰後,秦開說完胸中所想,得到燕王口諭後,有了定心丸,這才告退。
辰淩看著地圖,神色微凝,一統六國,現在談還為時過早,至少要把燕國先變得富強起來,打造鐵騎精兵,有充裕的國力,整治官吏之風,現在他身為燕王,才隻是開始,官場的爾虞我詐,貪汙腐敗,黨羽競爭,相互打壓等,在燕複國之初,還不明顯,能不能治理好國家,他也是走一步實踐一步,充滿希冀和挑戰。
古往今來,在中國曆史三百多個皇帝,能稱得上雄才偉略的,屈指可數,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若加上劉邦、成吉思汗、朱元璋、朱棣、康熙幾人,也就十來個能讓後人欽佩,但是昏君就太多了,碌碌無為的平庸皇帝,也得占一大半。
辰淩縱然多出兩千年見識和文化,但是對君王之位,能否做得出色,成為明君,一代雄主,這都不好說。
夜色降臨,遼源城頭燈火通明,守軍戒備森嚴,時刻警惕著燕軍夜襲。
在城外兩裏處,營帳連綿,把遼源城圍住,營地前柵欄倒刺、陷馬坑、困馬索、箭塔等,同樣防禦嚴密,以防城內守軍突圍。
燕太子姬平一身金盔亮甲,站在城頭,遙望城外軍營,細白的臉頰,浮現出一抹嚴霜冷酷,眉鋒一挑,手拍牆頭,怒道:“我那好王弟,竟然禦駕親征,與本殿下兵戎相見,前日一連拿下兩城邑,現在隻剩下遼源城,嘿嘿,真想致我於死地了。”
站在太子姬平身邊,有一位中年劍客,一身長褂玄衣,背著一把長劍,頭髻挽起,係有綸巾,劍不出鞘,但整個人卻似乎蘊含了鋒利的劍氣,他毫不在意道:“殿下莫氣餒,既然那燕王禦駕親征,到了前線疆場,那就由不得他了,城外有五百劍手候命,今晚我潛出城外,明夜入營行刺,一旦姬職身亡,殿下順理成章就能收複燕軍,繼承王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