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局勢平穩(2 / 2)

即便求學者、士子、遊俠等,也需要出具戶口證明等,如此一來,有效控製在燕國四處走動的人,各鄉村相繼成立鄉勇村兵,農活不忙時,要進行團隊武技訓練,平時巡夜、巡村,發現不是本地可疑人物,都要進行盤問‘引路介’憑證。

一時間,城邑鄉村得到安寧,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有一些經濟複蘇、社會安穩的景象。

郡都、縣邑等大城內,很多手工業者、工匠、商賈等,也逐漸歸攏,給這些人建立城邑戶口籍,也發身份憑證、檔案等,這個月來,由朝廷建立的不少大作坊,如紡織作坊、服裝作坊、印刷作坊、造紙作坊、香水肥皂作坊、筆墨硯台作坊、燒陶作坊等大量招工,一些城裏無地的手工業自由者,可以到這些作坊裏打工,每日由作坊結算工錢,穩定了城邑內的居民生活。

鹽巴、米油、鐵具等關於國民生活與經濟命脈的戰略物資品,目前由國家統一經營,標價出售,宏觀調控,滿足城邑居民能正常生活。

與此同時,在文化方麵,由於紙墨筆硯的流通,朝廷成立了《國府公報》,每三日印刷一期刊,由禦史台、學士院、政事堂等專欄人員,撰寫最新時論,歌頌新法成績,渲染燕國正逐漸複蘇,朝廷領導如何公正廉潔,給百姓營造一種四海升平的感覺,控製了大眾的思想。

特別印刷術的應用,印刷了不少經史子集、詩詞歌賦的經典,讓燕國人,開始普及中原文化,特別是大量印刷‘新法條款’以及‘律法條款’,每日成批運往各地朝廷書店,頓時使得人人知新法、人人懂新法的局麵。

由於白氏商會的加入,與辰氏商會聯合,在襄平城內開業商鋪,起到一定促進經濟、坊市迅速複蘇的作用。

五月份,進入夏季,東北燕地,並沒有齊楚魏那麼炎熱,給人一種晴空萬裏,清爽宜人的感覺。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辰淩站在禦花園內,看著小湖內紅綠相間荷葉叢,荷花欲放未放,微風吹來,湖水流溢,一陣清香撲麵,讓人精神一震。

這時內侍走過來稟告道:“啟稟大王,太後在慈寧殿傳召大王。”

辰淩微微點頭,來到慈寧殿,拜見母後。

易太後正在殿前賞花,看到辰淩進來,微笑道:“王兒,秦國派來了使節,剛才郭奉常進來與哀家商議,關於王兒大婚的事。”

“大婚?難道是……”

易太後笑著點頭道:“不錯,秦國遠嫁櫟陽公主贏珂兒,已經抵達燕國邊境了,他們的使節提前一步趕到,把秦王官文通傳呈遞,好讓咱們燕國有所準備,迎娶秦公主。”

辰淩苦苦一笑,搖頭歎道:“估計這秦公主,未必願意嫁給我這燕王,嗬嗬,這件事交給母後和郭奉常吧,按照諸侯國禮,先迎娶入宮,反正目前燕宮內還沒有一個王妃,隻不過,暫時不能封她為後,這王後之位,孩兒心中已經有人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