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平城外,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春風下,城郭外,一望無際的原野,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遠處山腳臨水的村莊,依稀迎風招展的酒旗。
數百名大內侍衛排成方陣,正前是王駕轅車,新燕王辰淩,負手而立,目光遠眺,背後是幾位軍機大臣,都在等候劇辛和樂毅的到來。
如此迎接場麵,雖然不隆重宏大,但是樸實親切,有一國君王親自站在這裏等候,足以勝過鑼鼓喧天、百姓夾道的虛榮做作場麵。
不一會,遠處幾個人影跳出了地平線,馬蹄飛奔,五人四騎,卷著塵土而來。
這五人正是劇辛、樂毅、小婢月櫻,以及兩位宮廷侍衛。
人影漸近,馬蹄聲越來越響亮,須臾間,奔到了二十步處,都同時勒馬止住。
劇辛看清這等陣勢,不由一驚,然後由衷地感動,急忙翻身下馬,對著樂毅道:“樂兄弟,趕快過來拜見燕王。”
“燕王?他竟親自出城…迎接咱們了?”樂毅有些發懵,以他年少老成、辦事沉穩的性格,都忍不住有些失驚,因為他和劇辛,在趙國默默無名,何德何能,讓一國之君紆尊自降,來迎接他們?
樂毅吃驚之下,翻身落馬,跟著劇辛,還有另外兩名侍衛,一起走上前,跪拜道:“拜見大王!”
小婢女嚇得芳容失色,也在後麵怯怯地跪地下拜,低頭緊張。
辰淩邁前幾步,一手扶起劇辛,另一手扶起樂毅,微笑道:“不必多禮,劇卿果然乃信人也,這位想必就是你提起的才學之士樂毅公子吧?”
劇辛一抱腕道:“啟稟大王,這位賢弟,正是趙國樂毅,魏國名將樂羊之後。”
樂毅在旁拱手道:“在下樂毅,願入燕從仕,輔佐大王,完成偉業。”
辰淩看到這樂毅一表人才,性格剛毅,中氣十足,自身是一位武師,三階武者,雖然論劍術不足以懾人,但是出將入相者,並非靠武力,而是要智慧和才能。
“聽劇先生提及樂毅公子有乾坤大才,讓寡人刮目相看,燕國變法在即,正缺少一位像商鞅般,剛毅果斷,統籌大局,專門主推變法之人,劇先生為燕國保舉了你,樂毅公子,這個重任可就要放在你的肩上了。”
樂毅聽著一愣一愣的,這燕王竟然全然不問自己的才學,就如此器重於他,實在讓人摸不到頭腦,但是很快消除猜疑,畢竟即使給與高官,有沒有能力,實踐中就會見分曉,如果才能不足,很快也會被收回官職,凡事還要靠自己真才實學。
“樂毅定為燕王分憂,為燕國鞠躬盡瘁,幹一番大業出來。”
辰淩哈哈一笑,左手攜劇辛,右手攜樂毅,走上王駕車前,慷慨凜然道:“今日兩位就坐一次寡人的車,與寡人、與大燕同進退,立即回王宮,商討變法事宜,該到的都到了,萬事俱備,三日後,變法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