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臻兒聽出君王心意,趁機推波助瀾道:“不知大王有何決策?”
辰淩微微點頭,氣勢強烈說道:“方今天下,七雄中唯有我燕國貧窮落後,是我們土地貧瘠嗎,當然不是,是我們的思想太保守頑固了,缺少堂堂戰國的生機與活力,滅亡不過是早晚之事,國一滅,爾等還能投靠新君,謀一份差事,寡人則要隨著國家的滅亡,九族盡誅,你們不急,寡人能不急嗎?”
眾人一聽,渾身一寒,忙拱手作揖道:“大王,我等誓死與燕國共存亡——”
辰淩一擺手道:“忠君愛國,不是口頭上的事,寡人要實際行動,讓我燕國崛起,淩駕六國之上,如果百年內有帝國橫掃六合,寡人希望那一國,取周而立的,是我燕國!”
“啊!”軍機政要大臣都倒吸一口涼氣,燕國排在七國之末,估計連韓國都打不過,比宋、衛強一些,但不是六大戰國的的對手,要取周而立,談何容易?
“哼哼,爾等不信,是因為我們燕國六百年來,都是落後狀態,沒有雄心壯誌,隻求苟延殘喘在東北一隅,繁衍生息,幸虧這幾百年,地處偏僻苦寒之地,如果處在中原當中,估計早就被消滅了,還會有燕人嗎?”
辰淩這一番埋汰,讓眾卿家都臉色尷尬,卻又無可反駁,事實就是如此,他們的信心不足以撐起他們的尊嚴,燕國隻能忍氣吞聲地傳承下去,直到滅亡那天。
“所以,寡人要變革,要推行變法,改變舊製,建立一個新的燕國,眾卿可願輔佐寡人,完成這一大業?”
“臣等願輔佐大王,推行變法,富國強民——”
眾大夫一揖齊聲高喝。
辰淩微微一笑,臉上露著自信,不是盲目自傲,而是一種對未來把握的預知,多了兩千年的視野,如果他隻是一個平民賤籍,那麼很難改變曆史方向,因為自古以來,建立天下的開國君王,幾乎都是貴族身份,或者高爵武將,中華曆史三百多個皇帝,也隻有劉邦和朱元璋是兩個異數,都是平民出身。
白衣身份,要起兵推翻朝廷,完成大業,何等艱辛,最主要他們沒有威望,沒有智慧能駕馭萬千文臣武將,也不具備時代條件。
特別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封建等級製度非常森嚴,平民起兵要建立一國,根本就不可能,就連普通百姓也覺得你不具備這個資格,沒有這個威望。
但是辰淩的身份是燕昭王,諸侯國君,這前提條件就滿足了。
當然要徹底實現富強大業,要在文化、思想、政體、民生、經濟、科技、學術、兵馬、國力、外交等各個方麵進行變革,循環漸進,也許五年、十年、二十年,時機就會慢慢成熟了。
“今日找諸卿到來,就是要根據這次七國會盟後,寡人所見所想,付之行動,與各位商量一番變法的事,涉及的地方非常多,蘇秦,下麵把你上次修改後呈給寡人的[治燕十論]為大家解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