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太後這些日子垂簾聽政,輔佐朝政,畢竟他真身不在,為了及時準確把握朝廷大權,讓太後暗中定奪大小事務,這一見他歸來,劈頭蓋臉就把當務之急,全盤道出。
辰淩淡笑道:“這些我多少聽聞一些,過會兒,王兒會與軍機政要大臣們,敲定這些大事,放心吧,王兒在大梁,親眼目睹了七國君王,對天下大勢了然於胸,這些事都難不倒王兒。”
易太後輕輕一歎,拉住他的手道:“我信得過你,要不是你要利用這身份,時常出去走動,哀家也不會被迫幹預朝政了,對了,還有一事,秦國派人送來信函,要與咱們聯姻,遠嫁櫟陽公主贏珂兒,做大王的王妃,你覺得如何?”
辰淩微笑道:“秦燕代代聯姻,達成聯盟外交,自然不應拒絕,反正宮內尚無一妃一後,娶過來也好,平時可以陪著母後聊聊天。”
易太後點頭道:“哀家也是這麼想的,畢竟燕與秦,世代友好,互派質子,聯姻不斷,娶秦國公主為妃,對燕國也算鞏固一個外盟,又不涉及地域邊界之爭,比其它諸侯國都要穩妥,隻是有些擔心大王的隱秘身份,應不應瞞著她?如何瞞法?”
辰淩微微一笑,說道:“母後,其實我與這位贏珂兒公主還是舊時,隻不過她不清楚孩兒的燕王身份,隻知我叫辰淩,當日我在秦國落難,與她結識,頗有情意,我猜她遠嫁燕國,未必稱心,心裏還掛念著‘辰淩’,而不是我這燕王身份,這樣一來,新婚之日,她必然百般挑釁,大鬧洞房,使得燕王不得意她,如此孩兒就將計就計,先打她入冷宮,冷落她一段時間,這樣不常接觸,她便難以猜測其中隱情,等到那個身份失去價值了,就會金蟬脫殼,在魏國銷聲匿跡……”
易太後感慨一歎:“如果當初先王,有王兒一半的謀略心計,也不知落得大權旁落,被權臣架空起來,鬧得燕國差點覆滅,江山淪陷,一片狼藉。”
辰淩眼神如利劍,驀然間,變得冷酷起來,對於齊國的血恨,對於權臣奸佞的蠱惑,他一定會吸取教訓,反切一刀,解決掉這些國恨血仇。
從慈寧殿出來後,辰淩起駕到內殿,整理一番思路,小半個時辰後,淳於臻進內殿通傳,諸臣在外到齊,準備覲見大王。
“宣他們入殿覲君。”
“遵旨——”
不一會,丞相蘇秦、奉常郭隗,太仆白明易、廷尉徐渭公、典客張贄、宗正紀絳、治粟內史楊延、少府顧彥章、大將軍羅成信進入內殿,齊刷刷跪地拜見燕王。
辰淩正襟危坐,麵無表情,古井不波,心中卻暗想:還是高高在上王者的感覺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