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人如利劍勤拂拭(2 / 2)

辰淩看著齊宣王,心想:若燕國複興強大,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你齊國!

“拜見齊王!”

“哈哈,你就是辰淩,終於見到了,這些日子,關於你的傳說很多呀,孤王遠在東海之濱,一國之主,都對你耳熟能詳了,怎麼樣,在魏國待得可曾舒坦,要不要到我大齊走一番。”齊宣王竟然拋出了橄欖枝。

辰淩心中一動,戰國時代,弱肉強食,世慕英雄,敬佩豪傑,有真才實學者,連一國國君都親自相邀,這就是戰國的民族開放、進去精神,比唐宋之後禁民思想要好多了。

總而觀之,這個時代,大爭激烈,都看到人才的重要性,而且儒家思想尚未形成氣候,不被統治者所推崇,因為靠儒術,不足以實用興邦,更不能開拓疆域,所以縱橫家、法家、兵家思想才更符合這些有野心的國君。

“辰淩受大王提拔,破格從前軍小卒,擢升到都騎統領,掌管王城騎軍兵馬,如此器重,焉敢有它心,若等哪天受排擠了,還請齊王給在下留一條後路。”

“後路嗎?好,如果有一天魏國容不下你,齊國大門,可為你敞開,不過這三年中,你可要好好表現,不要讓劍生了鏽,做了舒閑的平安都統,到時候連劍也拔不出鞘了。”

齊王的話很明顯,他要的是勇猛無敵的前軍驍將先鋒辰淩,而不是坐鎮京城,不動兵馬,養尊處優的都統,長久關在籠中養起來的寵虎,出籠來,未必幹過一隻野狼。

辰淩淡然道:“那是自然,十年磨一劍,風霜未曾試,無論在何方,辰淩這把劍,都是鋒利的。”

“那就好,哈哈,期待未來三年中,你還有如此驚豔表現——”

齊王一撩手,車馬前行,不再與辰淩對話了,後者隻有拱手相送。

辰淩身後,滕虎、沈錚、葉羽、荊鵬四人身披盔甲,策騎在數十步外跟隨統領。

“齊國!”辰淩望著齊王及臣子們的車馬隊伍過去,心中暗恨。

齊國遠處大海之濱,土地肥沃,民風強悍,有稷下學宮,人才濟濟,而且齊國靠臨海邊,海鹽豐富,以此為齊國屯集不少財富,齊國工業、商業、農業都有所發展,國民富裕,以弱燕目前情況,要消滅齊國真是心中沒底。

根據曆史記載,燕在曆史上的確對齊國造成過毀滅性打擊,但是距離現在二十年後,燕國逐漸恢複元氣,而齊國卻傲慢自大起來,燕國便以此為借口,傾國之力,聯合秦、趙、魏、韓等國出兵伐齊,勢如破竹,險些滅亡了齊國,還殺死了齊閔王,要不是後來田單先利用離間計使燕惠王調換了主帥樂毅,又利用了火牛陣,大破燕軍,收複失地,齊國很有可能就此覆滅了。

但是辰淩等不了二十年,他迫不及待要返回燕國,一步步推行變法,傾自己所能,勵精圖治,大刀闊斧,削掉老燕國內毒瘤,以嶄新之力,推動燕國轉型,向工業改革邁進!

七雄會盟結束,是該金蟬脫殼,離開魏國回燕主持大局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