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注視著辰淩的狀態,微微點頭,他盤膝而坐,漸漸浮空而起,離地有一丈高,俯視著身前的靜坐入定辰淩。
此時的莊周,身如靜湖明月照,有一股超塵脫俗的氣息漾出,在這一刻他看起來飄逸出塵,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謫仙會隨時乘風而去。
莊子口中開始念起了道家經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辰淩似乎進入了一種玄空的狀態,聆聽道家的古經,老子的道德經,他此刻的內心世界並未如身體那般寂靜,大道天音,如淵似海,深奧浩瀚,這道家的字句,每一個字響起,對他而言,都如海崩淵裂,響徹天地間。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辰淩整個人定在那裏,道音如鍾,悠遠而浩大,艱澀難懂,根本不明其義,漸漸地,他感覺,道德經這五千言,字字如珠,惜字如金,每一句都在闡述著一種人生、悟道、升華、望仙的哲理。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黃鍾大呂般的天音,一遍又一遍的響起,每一個字落入辰淩的心田,都是先如震動山河般激蕩,而後又如海上生明月般寂靜,這些古字經文,道家寶典精華,已經清晰刻印在葉凡的心中,但是神音不絕,依然不斷在他耳畔回蕩。
五千言,頗有大道至簡,繁華落盡,平淡歸真的古樸感覺。
說來奇怪,這與他自己在後世時候,讀起來的道德經文,有一些出入,後世經文,似乎是一篇文章,非賢者能人,根本無法讀透,就好比一顆明珠表麵裹滿了沙子,世人隻能看著沙子而望其意,根本無法觸摸到裏麵明珠的精華。
而此時,莊子一字一字讀出來,感覺每一字都似乎與天地本源產生共鳴,在刻入腦海心田的時候,似乎也被諸子聖人解釋了一通,裏麵不但有對人生的感悟,對天地規則的陳說,更有對宇宙星圖浩瀚循環的至理闡述。
也不知過去了多久,辰淩睜開眼簾,看到莊子手持木枝條,在半空翩翩起舞,演示著一種飄渺如仙的劍法,滌塵、弘大、犀利、超然……
“這是什麼劍法,彷如劍仙一般?難道這是道家的劍術?”
當這路劍術施展完,莊子的身影收斂停緩下來,對著他微微一笑,說道:“你都記下了吧?星空古路,老朽即將去走,臨行之前,授你道義和劍術,包身之用,或許哪一天,你也能走上前人的路追尋而來,老朽還有一個義女,莊若水,日後你若相逢,替老朽照顧一番,我要走了,去找一個夥計同行,儒家的一位大賢,估計也等不及了,該上路了,諸子的道,前人的路,走向星空……”
莊子的身影越來越閃爍,最後化成無數粒的淡銀星光,蒸騰起來,消失在林樹間,原來莊子在他未醒來之前,就已經走了,留下這一副圖像最後傳授他一套道家劍術,辰淩站在原地,望著半空虛無的光影,深深一歎,戰國諸子聖人,還真有一些離奇之處,諸子的路,難道都走向了未知的空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