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談論變法(2 / 2)

“第三是燕國貧窮,眼下難民數以百萬,人口流失嚴重,當務之急,如何穩定下來,把這些人返回原籍之地,重建家園,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這更艱難。

“第四,除耕田鄉野百姓之外,其它士、工、商幾方麵,幾乎全部停滯退後了,國無名士,工商消亡,人才凋零,無賢可用,這也是困難之一!”

“至於優勢,隻有三點,一是燕國雖遭受創傷,幾乎覆滅,但是保留下來,複國重建,破而後立,國內老舊勢力,王族親族,都遭受沉重打擊,燕國是六百年的老諸侯國,很多觀念非常落後守舊,老舊頑固勢力盤根錯雜,這次經過子之內亂和齊國入侵,對頑固勢力是一次大衝擊,地方很多舊貴族、世襲的爵臣,都在燒殺之中,四處走散,如果儲君要變法,一定要徹底掃除這些舊貴頑固勢力,重新劃分燕國爵位,廢除先前的製度,重新建立律法和政法,這樣大換血,才能迅速崛起,日後或許能比秦齊趙魏楚都要強大!”

“第二點是儲君的雄才偉略,有決心振興燕國,隻有開明的君王,才是一個國家崛起的重要因素,如果秦國沒有秦孝公,就是一百個商鞅,也無法推行改革,更別說成就千古流傳的事業了,儲君的開明見識,是日後燕國興起的基礎和前提。”

“第三是地利,燕國地域遼闊,特別是燕國東北,有遼東、遼西、遼南、遼北,縱橫數千裏,都是黑土地,肥沃千裏,而且有燕山山脈阻隔東胡,有渤海隔絕齊國,有易水長堤阻隔中山、趙國,地偏一隅,避開中原混戰,可安心發展,練兵、造甲、養馬、繁殖人口都可以在燕國東北廣闊的大地上,而且那裏冬季苦寒,適合錘煉體質,夏季溫暖,氣候宜人,燕國子民人高馬大,加以訓練,對抗南方中原諸侯士兵,有更強的武力,絲毫不弱於秦人,這是優勢之三!”

辰淩心中一驚,暗讚蘇秦的學識,看的非常準,與他思維不謀而合,四劣三長,的確就是燕國目前的大致情形,微微點頭道:“丞相說的極有道理,這次燕國遭受大難,卻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利用對齊國的仇恨,號召燕國人變法、遵法、守法、護法,擁護朝廷,推行變革,富國民強!”

“如果不是這樣國難當頭,貴族老舊勢力肯定會百般阻撓,這次趁機一起根除掉落後的舊俗,把燕國推向一個新的環境,另外,太後曾跟我提及,燕國六百年來,曆代國君都將一部分國庫財寶藏入一個寶庫中,等齊軍退去,國家穩定之後,寡人就帶人挖掘出來,充入國庫,實行變革,建立學府,廣納天下人才,進行一次大革新!”

蘇秦聞言大喜,即對儲君的高瞻遠矚的目光感到欣慰,又對燕國有如此財富秘藏感到驚喜,建國之初,一貧如洗,要變革非常難,如果有了一定財富基礎,推行變革,就相對容易一些,發展軍隊,重金聘請國士入燕,何愁大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