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回來了!”辰淩深深一歎,搖頭苦笑:“但願還不晚!”
三人下了馬,看到林間官道上不少燕國百姓正南下搬家,三五成群,相隔不遠,隱約自然地排成長長的隊伍,逃避戰亂去了。
淳於臻走過去,攔住一家四口,問向中年男子道:“鄉親們,你們為何都舉家搬遷,燕國還沒有亡呢!”
那名男子大約四十歲年紀,滿臉風霜,唉聲歎氣道:“還沒有亡?現在燕國王室貴族隻顧自己逃命了,太子帶兵投靠了東胡,大燕完了,齊國霸占我們的土地和房屋,搶走了所有冬季食糧,再不走,一入冬,都要餓死了。”
“是啊,幾位官人,燕國入冬氣候最冷,苦寒之地,沒有充足的糧食和幹柴,餓不死也得凍死。”
“我們也不想走,不走沒法子啊……”
後麵三五成群的人聚攏上來,紛紛苦歎,不少婦人和孩童抹起眼淚,悲聲一片。
驍勇善戰的荊燕看到這樣場景,鐵骨錚錚的漢子,也不禁偷偷抹了兩下淚珠,山河破碎,故國覆滅,身為有血有肉的大好男兒,流血不流淚,但此刻,如何忍住悲情和憤慨?
辰淩一直保持著冷靜,眼淚在眼眶內打轉好幾回,終於忍了回去,他不能哭,他不要像蜀主劉備那樣悲憫世人,他要作為強者,迅速從逆境中浴火重生,帶領世人走向強大,這才是他最應該做的行為。
“鄉親父老們,都過來一下,我有話要說!”辰淩對著附近的百姓喊了幾聲,頃刻間,路過的百姓和難民都聚攏過來,圍成一個人群。
“在下也是燕地國人,春秋三百年,戰國一百年,恪守王製,未滅一國者,唯我燕國,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盡管燕國現在麵臨著絕境,但我們要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不久之後,我們燕國的二公子就要回到燕地,率領剩下精兵反抗暴齊,趕走齊軍,北拒東胡,讓國人都能過上太平的日子。”
“燕國二公子?他要回來了……”
“二殿下在韓國做人質,早就不知所蹤,一直沒有消息,難道又被找到了?”
許多百姓議論起來,猶如一個爆炸新聞,迅速傳開。
辰淩繼續道:“沒有錯,二公子殿下已經趕往燕國東北與王後和大臣們彙合了,過不久,王師將會再次整軍,與齊軍決戰,還會頒布法令,開倉放糧,讓鄉親們都能渡過寒冬,明年春季就是大反攻的時候,用不了一年,齊軍必退,大家到時候再遷回來不遲,小荊,你把剩餘的財物都給鄉親們分了,讓他們暫時出關,生存下來,明年都會回來的……”
淳於臻和荊燕互望了一眼,都明白了殿下的策略和決心,既然主公有了定計,信心滿滿,他們也都開始充滿期望,慷慨解囊,發放青銅錢幣和金塊。
這些難民們聽到辰淩的話,都吃驚萬分,將信將疑,接著接到了實惠,生活能有了保障,至少暫時餓不死了,都感動落淚,感覺此人說話靠譜,於是信了六分,頓時來了精神,不再愁眉黯淡了。
“鄉親們,時候不早了,都快上路吧,等燕國安定之日,大家再遷回來。”辰淩安慰大夥。
“謝謝恩公!”難民們深感涕零,謝過了三人,開始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家園。
辰淩望著接踵而過的百姓們,心中沉重,翻身上馬,揚鞭催馬,迫不及待想回到燕國臨時的根據地,接管朝政,整合大軍,百廢待興,高聲呼道:“君王誤傳奸佞臣,平民百姓哪得知?數十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