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淩則道:“世事難料,為了防止鐵鷹劍士的斥候探路,樊凡你帶著獵手們今晚在山崖兩次隱蔽處,布置好伏擊點,最好利用山洞、灌叢、樹林進行遮擋,把一些伏擊用的石塊和滾木,提前埋藏好,我帶著兩千甲士,明日一早就進入伏擊圈裏,你帶人把我們藏蓋好,然後撤出穀外,十裏外設一關卡,引秦軍追擊。”
“喏!”樊凡起身領命。
所有號令全部發出去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責任,辰淩渾身顯得輕鬆不少,局已經設好,隻等白起入局了,他在曆史上沒少聽過這“殺神”“人屠”的鼎鼎大名,但是他的成功,有一定的曆史原因。
首先是戰國中期,秦軍非常強大,兵力強悍,國力強大,後勤保障方麵更是充足,任何秦將帶兵,勝出的幾率至少在八成以上,二是白起戰勝的對手,幾乎沒有什麼的名將,都是一些諸侯國小將領,邊疆掠城,無人是他對手也屬正常。
比如白起一生中最輝煌的長平之戰,屠殺了趙國四十萬精兵,使他奠定曆史凶名,無人企及,戰神楚霸王項羽不過坑殺二十萬而已,但是白起這一戰就有很大的水分,當趙國守將是廉頗的時候,二人勢均力敵,無論白起用何計謀,廉頗打造堅實壁壘,概不受誘,使得秦軍越來越不利。
就在秦軍陷於下風的時候,秦王接受謀士的獻策,決定用離間計,在趙國大肆散播消息,使得趙王誤信流言,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了老將廉頗,才有長平之戰慘敗,說到底,是趙王的昏庸無能,以及秦國的詭計,白起的作用,隻占了一半。
辰淩逐漸克製住了曆史凶名的影響,決定要正視每一個曆史人物,不能過於害怕,也不能過於輕視,保持冷靜心,一戰就見分曉。
這個時刻,白起正帶著八百鐵鷹劍士來到了一線峽,望著山崖峭壁,狹長的山穀,白起心中疑心大起,料定辰淩必然會在這地形上,大做文章,居心叵測,設下伏兵。
白起冷笑連連,調出二十名斥候,向山崖兩側攀爬上去,另派二十名劍士,策騎衝入山穀,其餘的人在穀外等候,劍拔弩張,做好戰鬥的準備。
過了小半個時辰,斥候陸續回報,沒有發現任何伏兵跡象,根本沒有人影,但發現了行軍的痕跡,顯然能判定出魏軍在此經過。
白起冷笑道:“如此好的地形,辰淩竟然不懂得利用,看來也不過如此,傳令下去,繼續趕路,穿過峽穀,出了穀,再做休息!”
“遵命!”鐵鷹劍士身如靈猿,既高大又靈活,迅速策馬穿過峽穀。
“白校尉,辰淩有那麼傳神嗎?據說他先後兩次打敗了我們秦軍,甘茂將軍和司馬將軍都曾輸給過他!”
“一個走運的小子罷了,在我白起麵前,沒有什麼,這一次我要把他們的人,全部屠光,幾十裏外,是飛鴻峽,或許辰淩會在那裏設伏,大家今晚在穀外休息一下,天一亮就趕往飛鴻峽,準備一場反伏擊戰。”白起滿臉寒光,一身肅殺之氣,在月夜下顯得格外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