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盛典前夕(2 / 2)

那人三十出頭的年紀,國字臉,多胡須,為人精煉,見辰淩發問,回道:“在下姓鄭,名安平,是魏公子府上的一位幕僚,曾在晚宴上,見過辰公子出手,力斬太子的部下劍手,大快人心,預祝辰公子今晚的禦前比劍,同樣旗開得勝。”

辰淩微笑道:“那就借鄭先生吉言了,來,同座而行,我還有一些問題,要請教先生呢!”

鄭安平笑著道:“不敢當,前幾日辰公子在洛才女的史政會上一鳴驚人,連解開才女的三道難關,連那秦國著名策士陳軫都敗於你手,嗬嗬,還有什麼問題能難住?”

原來我這樣出名了?辰淩覺得有些好笑,這位公子府的客卿叫鄭安平,覺得有些耳熟,曆史上確有其人,似乎是範睢的好友,不知是不是這個鄭安平?

他試探道:“鄭先生,我先向你打聽一個人,叫做範睢的,你認識不認識?”

鄭安平坐入車廂內,與辰淩並排,聽到對方的問題,不禁曬笑道:“原來是這個問題,當然認得,我與他乃至交,辰公子如何知道他的名字?”

“我?我也是通過朋友那聽說的,據說他頗有些才華,辰某來到大梁城,早就想見上一見。”

鄭安平聽他誇讚自己的故友,心中代為高興,微笑道:“這個好說,他如今在中大夫須賈的門下,做個參事,待今晚辰公子挫敗對手,改日我單獨設一宴,叫上那範睢,一起為你慶功如何?”

他知道目前辰淩在魏國的名聲鵲起,逐漸地位高漲,如果今晚禦前比劍得勝,肯定會繼續加官進爵,成為魏公子身邊的紅人,得力幹將,倘若能與他交情深厚,那麼以後他們在魏公子府也能水漲船高了。

辰淩聞言很是高興,範睢,絕對是戰國一位大人才,是秦國曆史上繼往開來的一代名相,在政治、外交等方麵極有建樹的政治家、謀略家。李斯在《諫逐客書》中曾高度評價範雎對秦國的建樹和貢獻:“秦昭王得範雎,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他最有名的策略,莫過於範雎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

建議秦國對齊、楚等距秦較遠的國家先行交好,穩住他們不幹預秦攻打鄰近諸國之事。魏、韓兩國地處中原,有如天下之樞紐,離秦又近,應首先攻打,以除心腹之患。魏、韓臣服,則北可懾趙、南能伐楚,最後再攻齊。

這樣由近及遠,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擴張,好比蠶食桑葉一樣,必能統一天下。

可以說,範睢同商鞅一樣,都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前提條件,沒有這二人,秦國不可能那麼強大,更不可能會統一六國。

辰淩心想,如果能在範睢投靠秦國之前,把他拉攏在身邊,同進退,那麼日後就成為燕國的一代名相,秦國就失去了爭奪天下的一個籌碼,此消彼長,打破曆史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