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中,兵甲獲利,倒賣兵器軍火,在戰爭年代,永遠都是暴利!
魏國的孔氏、趙國卓氏、韓國卜氏齊的都有上等的鐵質運往天機閣,利潤豐厚,其次就是各大戰國訂購兵甲武器,也是巨款項目。
這些大項目白家都難以拿到手,暫時批量隻能供給一些弱小貧窮的諸侯國和番邦胡人,比如宋國、越國、長江以南的一些部落國,賣給這些小國小邦,以低價售出,畢竟他們的需求質量有限。
像秦國、趙國、齊國、楚國這等大諸侯國,兵甲要麼有王室自製的兵工廠,要麼就是在四大世家提貨,比如魏國孔氏打造的兵器,要優先提供給本土魏國,每年有大量的訂單,更換軍中的兵甲,保持軍隊的精銳。
“不錯,白家後起之秀,在冶煉、鑄造工藝並沒有獨到之處,一時無法贏得口碑,各大戰國都會在我白家訂購,而且我們的兵器的確不如孔氏、卜氏的兵器質量,速度、工藝水平、熟練程度等等都遜色,這也是白家轉型的難度。”白若溪臉色無奈地說道。
辰淩的家族也自己打造兵刃,不過都靠電磁高頻爐燒鐵水,用機械打造加工兵刃,追溯最原始的古代冶鐵技術,沉思道:“打造兵器,首先最重要的是有上好的鐵礦,然後是冶煉金屬的工藝技術,熔煉出上等鐵水,鑄形、捶打、還原工藝下來,每一步都很重要!”
白若溪聽著他的講解,微微點頭,這些的確都很關鍵,隻是如何做,才是重點,反正她是想破頭,也沒有好的辦法。
鐵器真正的投入大規模生產,也不過百年的時間,戰國初期,鐵作武器容易斷裂,一般使用青銅武器,直到戰國中期,商鞅變法之前,出現生鐵柔化處理的技術,改變鑄鐵器的含碳量和金屬組織,克服了鑄鐵易於脆裂的特點。
但這種技術,被真正掌握實施,並加以改進的,除了以冶鐵見長的世家外,當世人很少有人懂得此項技術。
“那要怎麼樣改進提升呢?”
辰淩繼續說道:“如今的鑄鐵技術,主要從熔爐、火溫、滲碳、淬火、鍛打等幾個工藝方麵來改變,使鐵內的雜質能排來,碳含量能分布均勻,製造成鋼,那麼打造名劍名器都不成問題。”
白若溪聽到辰淩說的行業術語,眼光一亮,心想這個他也精通?難道他是百家之說都曾學過?
“淩哥,你有辦法改進嗎?”
辰淩想到可以用古代的一些技術,特別是唐宋時期,冶鐵技術發展比較先進的地步,概述道:“鐵礦石中含有硫、磷、錳、矽等元素雜質含量較高,對於生鐵的冶鐵鑄造有很大的影響,要打造優質的鐵質和兵器,就是要降低不利的元素含量,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通過加溫,把熔鐵溫度達到一千度之上,鐵的沸點,轉化生鐵為熟鐵,然後把熟鐵水引入兵器槽,鑄形、鍛打、還原、淬火一步步下來,就容易多了。”
“可是如何提高爐溫呢?”白若溪句句問到關鍵之處。
不但是她,四大武師,還有其它鑄劍師,辰淩的侍衛滕虎、沈錚、楊瑞都聽得入神。
辰淩微笑道:“我想到兩個法子,首先就是加大熔爐的體積,使裏麵的鐵水好充分得到溶化反應,第二點,利用鼓風機的方式,助火燃燒,提高溫度,第三點,取消木頭為燃力能源,采用煤炭燃料。”
“啊?鼓風機?煤炭?這些是什麼東西?”眾人都吃驚了。
辰淩哈哈大笑道:“先看一下目前你們的冶煉技術,今晚我就在白家城堡住了,晚上正好設計一台大型水力鼓風機,利用它傳送動力,增加扭矩,旋轉風扇,為燃料助火,肯定能有所突破的!”